收編煤老板難在哪里 在巷道迷宮中尋找出口

從將煤礦“產權明晰”給個人,到將煤礦“兼并重組”給國企,山西只用了4年。省政府要求9月起大家伙們就接管煤礦。這條新的道路,能否拯救已是傷痕累累的山西?

責任編輯:鄧科 助理編輯 陳軍吉

整個山西就像一座迷宮,一任任領導者都在努力尋找出口。

地下是看不到的幽暗巷道錯綜相連,地上是看不清的復雜利益盤根錯節,在這個隨時可能爆炸的藏寶窟里,領導者竭盡心力,試圖修建一條將寶藏運出的安全通道,卻屢屢因爆炸而改變道路的方向。

最新的方向,被稱為國有化。

2009年4月16日,山西省政府發布10號文,一輪歷史上最大力度的煤礦兼并重組改革正式推進,以7家山西省國企為主的大家伙將收購或控股三晉大地上所有登記在冊的中小煤礦。

4個月后,全省近2600座中小煤礦都基本簽訂了被整合的框架協議,省政府要求9月起大家伙們就接管煤礦。

這條新的道路,能否拯救已是傷痕累累的山西?

方向之變

從將煤礦“產權明晰”給個人,到將煤礦“兼并重組”給國企,山西只用了4年。

上一次,頻頻響起的爆炸聲逼出了那輪大規模的產權改革,這一次,同樣也是爆炸聲催生了方向相反的國有化改革。

這與1980年代的一個政策給山西留下的現實有關。

1980年代,剛剛起步的中國經濟遭遇能源短缺,118個縣有94個含煤的煤炭第一大省山西響應國家號召,實行“有水快流”、“大中小礦一起上”的政策。

政策的結果是,幾乎每個有煤的村鎮都有煤礦,一時間涌出上萬個小礦,到2005年登記在冊的還有三千多個?,F實中,村鎮普遍無力投入,小煤礦被承包或層層轉包。

當新世紀的經濟紅火點燃了小煤礦里沉寂的火藥,三晉大地萬炮齊發,礦難也頻頻出現。

2004年開始,一輪“資源有償、明晰產權”的改革希望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

山西希望既為財政收取高達兩千多億的一筆資源使用費,又能一舉將煤礦的產權明晰給交錢的人,從而變他們的短期行為為長期投入。

彼時,在山西的不少地方,南方周末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