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十年】那一夜,這十年

在這之后,行政長官候選人照樣用粵語競選,立法會議員依舊用粵語辯論,只是當有中央領導人或內地貴賓出現時,他們會依例操起“刨冬瓜”(粵語中“普通話”三字的諧音),普通話代表著一種來自中央的“場”。10年來,香港已經漸漸習慣了這樣的場域。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
■ 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關于這個國際大都會的文章和影像涌現如潮。150年不列顛帝國的殖民地,全世界首個“一國兩制”的試驗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特別行政區——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成了一個符號,這兩個普通的漢字底下深藏了多少的含義?這個城市和這里的人民有過怎樣的成長經歷?又在面對怎樣的未來與思考?

禮賓府,這里在回歸之前是港督府      本報記者 王軼庶/圖

 

 

午炮——殖民歷史給香港留下的印記之一 本報記者 王軼庶/圖


    1997年6月30日。雨一直下。
    晚上6時15分,雨越下越大。英方在添馬艦露天操場舉行了告別儀式第二幕?,F任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的葉國謙記得很清楚,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身著一身白色戎裝,神情凄然。
    在日記中,查爾斯這樣記述:“當我走到演講桌前的一刻,暴雨隨即猛降。我看著手上濕淋淋、黏作一團的數頁講稿,嘗試辨認文中的內容。我生平從未試過在水中發表演說,這是首次?!?BR>    幾乎是命定一般,英國人選擇在這里告別他們在亞洲的最后一個殖民地。添馬艦的名字取自英國皇家海軍駐港主力艦,1941年香港保衛戰中,為免于香港淪陷后為日軍所用,添馬艦被炸沉。
    這個地方,見證了香港由一個國家的殖民地淪為另一個國家的占領地,10年前這一天,添馬艦又見證了她回歸她的祖國。
    10年來,兩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和曾蔭權都要在這塊彭定康離開的地方建造新的特區政府總部,只是因為財政赤字和民間反對聲浪而一拖再拖,這塊維多利亞港邊昂貴的地皮就這樣晾了10年。


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上,英軍儀仗隊走下主席臺  AFP/圖


告 別
    曾經沉沒的添馬艦在戰后被打撈起來,依然堅固的甲板據說被制成了圣約翰教堂的大門;對于葉國謙來說,今天,也有依然堅固的記憶能夠在這里打撈起來。
    作為回歸前港英立法局的議員,葉國謙列席了整個告別儀式。雨中的情狀在10年后還是那樣的震撼人心?!白鳛橹袊南愀廴?,既唏噓又自豪?!彼f。
    港督彭定康在這里獻上了一席堪稱文獻的告別演說:“香港的故事并非只是過去一個半世紀英國負起責任的那一章?!彼f:“當初揭開這個篇章的序幕,從二十世紀就要結束的今天的觀點來看,在座的沒有一個人會予以寬恕?!边@是回歸過程中,英方惟一一次對鴉片戰爭表達歉意。
    當然這只是彭定康一貫先抑后揚的手段,他不忘暗示20世紀中國的歷次波折:“大多數今天住在香港的人,他們之所以住在這里,那是因為本世紀發生的事情,對于這些事情,今天也沒有多少人愿意為其雄辯?!?BR>    葉國謙解釋說,作為移民城市,頗多港人及其先輩是在20世紀歷次戰亂和動蕩中到香港避難,對以往經歷的切膚之痛和對今后政策的顧慮是他們在回歸前最大的擔心。
    演講結束前,彭定康說:“你們善待了我們,你們禮遇了我們。過去5年我分享了你們的家園,對你們的未來也負起部分責任,這是我畢生莫大的榮耀?,F在,香港人治理香港,這是一項承諾,也是不容改變的命定?!?BR>    大雨中,彭定康為他和他的國家贏得了體面的下臺——落座后的他抬起頭,熱淚盈眶。一萬多位在場嘉賓在風雨中不停鼓掌,有的還用腳大力踏以金屬搭建的觀禮臺。一位電臺女主播被他的告別詞打動,在播音中無法自已。
    晚7時45分,英國旗及英治香港旗,在風笛伴奏的《最后一站》樂曲中降下。
    告別儀式近尾聲時,英國王家三軍儀仗隊在一個稱為“日落儀式”的項目中,呈獻了軍方傳統的表演,并向英國王儲查爾斯及末代港督彭定康敬禮。
    “所有英國人都淋濕了,但他們都站得筆直?!保保澳旰?,歌手汪明荃仍然記憶猶新,“后來彭定康說,大不列顛好像在哭?!?BR>    觀禮臺并沒有遮雨篷,盡管打傘,儀式結束時,葉國謙和其他萬名嘉賓的衣服都濕透了。嘉賓們都忙著回家換衣服去參加午夜在會展中心的交接儀式,英方的告別晚宴因而應者寥寥,仿佛人走茶涼。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亞洲最后一個殖民地的最后一個落日最終在大雨中被澆滅。

最后的港督
    那天早上,剛剛被《時代》評為香港25位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的香港名嘴鄭經翰依舊要做他的電臺節目“風波里的茶杯”,“那天節目的主題就是回歸。解放軍要來了,可我們不是被解放”。
    這天下午,赤柱軍營里,伴隨著風笛,身穿蘇格蘭方格呢短裙的英國士兵最后一次降旗。英女王及其王室成員的相片,連同打包好的銀具和旗幟,一同被放進柳條箱里——它們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北愛爾蘭。
    駐港英軍名義上的統帥彭定康也告別了他住了5年的港督府。
    而在港島中區,下午4時30分,港督府最后一次降旗儀式在連綿細雨中舉行。末任港督彭定康和太太走出官邸時,幾乎同一時間回頭,視線被宅院凝住。然后,彭定康緩緩踏上檢閱臺,聽英國國歌《上帝佑我女王》最后一次奏起,雙手捧著摺好的米字旗垂下頭顱,眉頭深鎖,任憑雨水敲打。
    在英國直轄的這塊“殖民地”上,總督的權力“僅次于上帝”。第22任港督葛量洪回憶說,當他抵達每一處地方時,人人都要起立,在任何情況下,誰都遵從他的意愿——永遠都是:“是的,爵士?!薄笆堑?,總督閣下?!?BR>    深具殖民經驗的英國人,從來知道怎么去為交出主權的殖民地制造麻煩,比如印巴分治和克什米爾。彭定康畢竟還給中國一個繁榮自由的香港。
    英國人還留下了大量的政治遺產和精神遺產。港英政府廉潔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法治理念及法律框架,以及相對公平公正的營商平臺,這些制度,依然是成熟而穩定的。港人既喜悅于一種嶄新的開始,卻也擔憂英國退出舞臺后自己的未來。
    彭定康住過的地方曾閑置了9年。2006年,曾蔭權入主了這個已經改名為“禮賓府”的昔日港督府。

普通話登臺
    陳經文一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從香港移民加拿大。但香港回歸的前夜,陳全家是在溫哥華家中,通過電視凝望著他們曾生活過的那座島。
    在交接儀式的轉播中,陳經文清楚地聽到中國領導人的承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不久之后,陳經文舉家返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苯瓭擅裾f到這段時,鏡頭搖過的查爾斯王子的臉上有點不自然。
    交接儀式之前,葉國謙等一些香港的要員們還在惡補普通話,因為要用普通話宣誓。10年前的香港幾乎是中國大陸普通話的最后一塊死角。為了在7月1日那個莊嚴的場面上不致出錯,香港廣播處長專門送了一盒以普通話宣誓的錄音帶給能力有限者惡補。
    當香港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帶領終審法院常設法官和高等法院法官先后用普通話和英語宣誓時,結果證明他的英語能力遠超普通話。經過那晚的“蒙羞”,李國能刻苦學習普通話,成績精進。
    那個雨夜,作為一種主權回歸的象征,普通話第一次登上了香港的重要舞臺。
    在這之后,行政長官候選人照樣用粵語競選,立法會議員依舊用粵語辯論,只是當有中央領導人或內地貴賓出現時,他們會依例操起“刨冬瓜”(粵語中“普通話”三字的諧音),普通話代表著一種來自中央的“場”。10年來,香港已經漸漸習慣了這樣的場域。
     對于第一次在香港出現的這種“場”,英國人可能無心去體會。查爾斯在回憶中說,“我喉嚨哽咽,聽罷奏起的《義勇軍進行曲》,更加激動哀傷?!?BR>    在董建華等宣誓之前,查爾斯和彭定康一席就悄然離場直奔添馬艦碼頭,登上王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彭定康的女兒們登船時已經哭成淚人。零點40分的啟程離港的時刻,背景中仍能看到緊鄰維多利亞港的燈火輝煌的會展中心。

暗 戰
    宣誓儀式結束,葉國謙已經很疲憊了。但他還不能休息。臨時立法會在凌晨2點45分召開了回歸后的第一次會議。60名議員和包括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的18位特區政府高官在會展中心201會議室集合。此前,臨時立法會受港英當局的阻撓而長期只能在深圳開展籌備工作。
    葉國謙說:“回歸前后,政府不能有法律上的真空,一分鐘都不可以。所以我們必須開會。辯論和通過《回歸法》?!?BR>    “當時會議不在位于中環的立法會開,是(回歸后)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這樣最大程度的節省時間?!比~國謙說。另一個原因是,反對派那晚一直占據著立法會大樓,進行另一場不直接交鋒的暗戰,他們沒有坐上進入特區政府立法會的“直通車”,走的時候還叫囂著說,“我們會回來的!”
    在某種意義上,香港的民主政治在那天晚上就拉開了序幕。
    對此,臨時立法會警告說,凡是在香港回歸之夜“制造事端”的人將受到警方的逮捕。
    6月30日至7月1日,是香港警察歷史上最繁忙的日子。為做好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保安工作,有2200名各類警員組成的精銳隊伍在會展中心新翼現場執行任務。
    同時,警察也在忙著更換原來印有英國王家標志的制服。香港警隊的警徽上的英王王冠,被紫荊花替代,“香港皇家警察”字樣也改為“香港警察”。硬幣上的英王頭像已為紫荊花代替,而紙幣上戴王冠的獅子和獨角馬等帶有濃厚殖民色彩的圖案也被取消。
    在警察們緊張忙碌的時候,一群香港文藝青年跑到蘭桂坊酒吧街去搞了一則行為藝術,主辦者之一就是日后的鳳凰衛視的名嘴梁文道。他們到處貼“同胞勿近”的告示。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中,左派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假炸彈。炸彈上多數以大字寫有“同胞勿近”。
    “在那個晚上搞這事主要想表達雙重意思,一個是恐懼同胞要來接收香港了,另一個是告訴老外,我們回歸了,你們不能亂來了?!绷何牡阑貞浾f。
    “歷來政權交接,城頭變換大王旗總是要流血的,但那天晚上幾乎沒有?!彼f,那個晚上,幾個外國人在蘭桂坊喝醉酒打架鬧事是交接過程中流的僅有的幾滴血。

莫說青山多障礙
    對于大部分香港市民來說,回歸前夜盛大的煙花匯演,沖淡了他們對權力交接的關注。
    觀看煙火的絕佳地點是位于中環的香港會。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私人會所,是昔日英國貴族娛樂和社交的場所,曾不準中國人進入,而此刻,本地名流已是這里的主角。
    因為下雨和煙火的熱氣,香港會面對維多利亞港的玻璃窗變得灰蒙蒙,一如當時全球媒體對香港前景的面目模糊的描繪。
    著名藝人汪明荃則是在下榻的離會展中心不遠的一家酒店房間透過落地窗欣賞這場煙火。第二天早上,她要主持特區政府的回歸慶典。
    汪明荃這晚的最大遺憾是,鄧小平沒有能夠置身這場煙火慶典中。
    汪明荃第一次見到鄧小平是1984年12月19日。作為香港百人觀禮團的成員,她在人民大會堂見證了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中國政府領導人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
    當年鄧小平授意邀請的香港十二人青年才俊團成員也多成為落座于會展中心的政界顯達。李鵬飛、何承天和周梁淑怡在上世紀90年代組成自由黨,李柱銘成立了民主黨,沒有利用好赴京機會學習普通話的李國能則成為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鄧小平當年親自接見的鐘士元也成為輔助董建華上臺的功勛,并擔任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
    回歸慶典后,身著白色旗袍的汪明荃興奮地和嘉賓們合影留念。一些內地領導都說喜歡聽汪明荃的歌,有的還能唱出她的成名曲《萬水千山總是情》:莫說青山多障礙……
    這個時刻,這首歌,顯得尤其意味深長。

重 挫
    盡管透過灣仔中怡大廈13樓辦公室的窗戶就能俯瞰到會展中心,但廖偉強那個晚上沒有心思去關注會展中心上空的煙花。
    對于他,這個晚上,跟此前的每一晚沒有區別,主題都是加班。作為知名房地產企業“利嘉閣”的老板,1997年加班的每一分鐘都意味著多一疊鈔票。 從1985年房地產市場復蘇算起,到1997年時房價已上升了10倍。那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
    港人不但熱衷炒樓,還炒籌(樓號),舞小姐、警察、黑社會,甚至連和尚都找廖偉強和他的同行們問詢迷津,“那一年,即便是一個小公司,也很輕松的就能賺幾個億”。
    然而,慶典的煙火還未散去,香港還在歌舞升平中,回歸的第二天,泰國政府宣布泰銖自由浮動開始,一場覆蓋亞太區域的金融風暴已經像草叢中的惡虎一樣埋伏在香港的周遭。這一點,廖偉強沒有料到,可能董建華和曾蔭權,甚至中央政府,都不曾料到。
    1998年8月,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投機家排山倒海般向香港撲來,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突然出手了。香港政府共動用1180億港元外匯基金入市,給國際炒家以致命一擊。
    金融風暴沒有沖垮港幣,但房地產市場經不住老虎的輕輕一撲,房價就像從懸崖上自由落體那樣跌落,股市也是一樣的命運。
    廖偉強的同事林松偉遭遇的是雙重打擊。除了行業不景氣,他回歸前在黃埔花園買的一套房也大跌。
    “750平方英尺的房子,670萬買的,1998年的時候掉到338萬,2000年時更跌到190萬?!绷炙蓚フf,樓市越下跌買房的人越少,入不敷出,最后他只好把房子賣掉。
    不只是房子,5萬多的勞力士在澳門賣了,1998年兒子出生后把原來開的奔馳車也賣了,當時眼淚都掉下來。陳松偉苦笑說,當時除了老婆沒賣,能賣的都賣了。
    過去那套房子就像是一個墳墓一樣被林松偉埋葬起來,再也不去祭奠——“能夠活下去的惟一辦法就是不管虧多少也要把它賣掉,后來就一直租房子住,否則你每天面對著那四堵貶值的墻,你走不出這個陰影?!?BR>    從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時間里,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總市值共損失約8萬億港元,香港平均每位業主損失267萬港元,有十多萬人像林松偉一樣由百萬“富翁”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負翁”。林松偉還接連聽說經他手買了房子的客戶自殺的消息。
    這個階段,鄭經翰在節目里傾聽負資產人士的心聲,鼓勵他們面對現實,解決困難。節目之后,他甚至幫他們去跟銀行談判,搞債務重整,并發起成立負資產再生組織?!拔耶敃r就相信香港經濟總有一天會恢復活力,負資產會變成正資產?!编嵳f。
    在這10年中做過記者和學者的王健民對此帶有自己的觀察:在某種意義上,香港完成了另一種“回歸”?!霸瓉硎秋h在虛幻的空中,漂浮在殖民時期營造的一種虛幻的繁榮中,香港人忙于炒樓和炒股,覺得自己最了不起,天該自己賺錢,腳踏實地的香港精神異化了。如果金融風暴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幫助香港人從虛幻的空中回歸大地?!?BR>    梁文道回憶說,1997前香港人以為香港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可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只漲不跌的樓市,金融風暴對香港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打擊引發人們對過去的整個價值觀進行反思,反思是否還應該保留殖民地狀態,文化上、政治上反對過去的主流意識的浪潮都起來了。


2003年4月,SARS依舊肆虐香港 本報記者 王軼庶/圖


救 贖
    香港人開始提步趟水,冷暖自知。然而,又一場災難埋伏在他們必經之路上。
    2003年春天,SARS來襲。讓淘大花園成為世界范圍讓人聞之色變的地名。
    3月初,離淘大花園最近的基督教花園的內科醫生甘爾慧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同行的電郵,通告后來被稱為SARS的第一例病例情況,并說該病毒并不致命。
    情勢很快急轉直下,基督教聯合醫院的內科病房短時間內收治了數量驚人的病人,被病毒奪去生命的人越來越多。
    到3月的第3周,她的同事們一個個病倒了。她決定從家里住進醫院。很多護士也放下自己的孩子給父母照看搬進醫院宿舍?!拔覀儧]有想要去逃避,那么長時間的醫學訓練是為了什么?有病人,我們就要去病房,這是醫生的責任?!彼f。
    4月1日,她病倒了。發燒,嘔吐,痛苦?!拔倚睦锖芙辜?,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BR>    不屬于呼吸科的醫院同事,自愿當親善大使進入病房給她們鼓勵。醫院的牧師則進入隔離病房拉著他們的手禱告?!八麄兌际歉静恍枰诓》砍霈F的人?!?BR>    不獨香港,兩岸三地都被這場SARS襲擊。甘爾慧在電視中看到,臺灣的SARS狀況一直未得到控制,甚至出現了醫生、護士辭職的騷動。
    但香港人在突然間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叭绻fSARS是一件好事那太殘忍了?!备薁柣壅f,“但確實,SARS讓這座低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城市完成了它的救贖?!?BR>    梁文道回憶說,當時曾經有記者采訪醫務人員,“為什么你們不怕死?”回答說“This is my job。(意為:這是我的工作)”“香港人這一刻才意識到,原來我們是這樣一種人,好像找回失去已久的香港精神和集體認同?!?BR>    就是在SARS期間,鄭經翰開始被人稱做“十點前特首”。因為在特首上班前,鄭經翰透過他的政論節目《風波里的茶杯》,討論SARS的局勢。透過節目,鄭經翰辦了一個“一人一口罩”基金,為醫護人員籌物資;他發動“一人一只橙”,李嘉誠馬上送來100萬只橙,每個醫護人員每天可以得到一只橙;隨后,為提高香港中學生的免疫力,他又提出“一人一瓶維生素C”,李澤楷即刻捐50萬瓶維生素C。戰勝SARS后,他提出高掛“向醫護人員致敬”的廣告。全城響應,獲免費征用香港全部廣告牌一個月。這樣的廣告位平時要千萬港幣。
    4月份,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發出招募義工的消息,短短4天,在香港,就有1800多人自愿報名參加義工,服務于抗擊SARS的崗位。
    在這個特殊階段,鄭經翰見到了香港人的拼搏精神。醫護人員和全港雖然脆弱,但都不放棄,報紙和機構籌錢,大家互相幫助,沒人再想股票、樓市。
    梁文道說,政府開始沒有經驗,很多措施并不及時?!埃樱粒遥又?,很多人感到,香港可以自立更生,可以不靠政府,公民社會形成了?!?BR>    5月初,經歷了一場生死輪回的甘爾慧痊愈了,她的兩個同事失去了生命。
    甘爾慧出院的第一件事情是陪一個多月沒見的女兒去公園,那是一個木棉飄絮的季節?!耙院竺磕昴久揎h絮的時候,我就想起離開我們的同事?!蹦谴卧诠珗@,甘爾慧看見女兒手上木棉花內的小小種子,這些死去的醫護人員的精神和木棉花一樣,他們攜帶的是愛的種子。

變 換
    2005年,香港有了新的特首。強政勵治的曾蔭權取代了“好人”董建華。
    從回歸開始,作為好友的鄭經翰就一直鼓勵曾爭取當特首?!安灰艞?,你有機會?!保改旰?,終于應驗。
    在曾蔭權的辦公室里,至今還裝裱著一份1995年6月出版的美國《財富》雜志。曾蔭權說,那篇“THE DEATH OF HONGKONG(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一直是鞭策他奮進的動力。
    該文預測,英文重要性減退;外國人紛紛逃亡;滿街跟黑社會勾結的解放軍;北京操縱立法會、特首以至法官;新聞自由進一步受威脅……
    回歸10周年的前夕,曾蔭權終于等來了《時代》周刊對其姐妹刊《財富》當年報道“寧為史家,不做先知”的澄清,用客觀的報道說明當時的每一項預測都像香港樓市的泡沫一樣破滅了。
    “現在比九七的發展要健康點,而且是更高的一個臺階。十年前是很多泡沫,現在則夯實了很多?!比~國謙說。隨著經濟起步,陳松偉走出了低谷,2004年,陳又用不錯的價格買了比以前更大的房子。
    葉國謙現在已是立法會最大黨民建聯的副主席,諳熟兩位特首的他這樣比較:董先生社會網絡比較廣,中外很多國家的首腦和元首對他非常欣賞和支持,曾先生是過去港英年代公務員中的精英,行政方面的能力比較強;董先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是猶疑的,關起門來研究復雜局面,經常錯過解決契機,但曾行政方面是長處,善于處理突發局面,處理香港問題上很果斷。他們倆是不同風格的領袖。
    和見多識廣大家風范的董建華相比,出身底層永遠戴著一只領結的“煲呔曾”(曾蔭權因為好用領結而獲的昵稱)會雙手插著褲兜吹著口哨走進政府總部,作為典型的“香港仔”,曾更容易擁有名望。
    民建聯曾經對曾上臺表示疑慮?!霸谥杏⒄勁兄?,曾蔭權的角色是很重要的,他當時為港英政府工作,忠于當時的‘老板’,我們一開始也覺得有些難以接受?!比~國謙說。
    但正是忠于職守“打好這分工”的特點讓其受到港人的愛戴。
    梁文道說,進京接受任命時,溫家寶總理一貫語重心長地叫曾蔭權“死而后已”,第二天,胡錦濤主席接見他,大家都想知道昨天才明白特首之任須死而后已的曾蔭權會說什么,不料他一開口就向主席報告“我會打好這份工?!毕愀廴硕紭妨?,開始喜歡上這個不喊口號注重實際的新特首。
    “曾上任后的表現是真心的對香港的承擔,他和董先生的網絡比差很遠,但他很主動;到北京也去積極拜訪跟香港有關系的部委?!?BR>    接受這份國家意識的不獨特首一人。在香港,這已經是一種趨勢。
    汪明荃記得很清楚,在1997年香港大球場舉辦一場盛大的足球賽時,當時,國歌奏響,很多人不知所措,很多人在笑,一百多年的殖民過程中,人們已經習慣了英女王蒞臨香港的那一套禮儀。
    幾年之后,楊利偉造訪香港那次活動汪明荃擔任司儀?!爱攪枳嗥?,國旗升起,很多香港人不自覺地站起來,把手放在心房的位置,雖然他們的很多人,還是不清楚‘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國旗上那五顆星代表著什么?!?BR>    回歸十周年,在這片曾經被英國殖民、被日本占領的土地上,國歌、國旗,將在香港更加頻繁地出現。
    1997年回歸前夕,陳經文在溫哥華看了一天的直播。此后半年內,他每天都關注電視中關于香港的消息??紤]了半年后,他又帶著剛剛出生的女兒回到依舊自由繁榮的香港。
1998年,在房地產跌盤的大勢下,已經回到香港的陳經文重新在香港買了房。
    盡管金融危機曾經讓他困頓了段時間,但他說他不后悔。因為這是香港的經濟出了問題,而不是原先人們擔心的政治問題。今天的香港人用不著對北京察言觀色,也可確信香港的命運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李丹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