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嫁臺灣去
我家對門有個“女子部落”,起先自稱“怨婦俱樂部”,都是離了婚的,自然有些閨怨,也算名副其實。她們準備扛著這名稱去民政局社團科登記,聽說我專搞協會工作,就來向我咨詢。我說這名號肯定登不了記,有違精神文明。
過了個把星期,問她們名字起得怎么樣了,她們說:大家一致同意叫“臺灣婆娘候選者之家”了,明后天去做牌匾。
“候選者之家”的領導是叫會長,姓李,前年離的婚,老公投入一個“騷貨”(李會長語)的懷抱,把她和房子都給扔了。她會拉攏人,能把半個城的離婚嫂嫂都叫到家里打撲克、搓麻將、卡拉OK。
我起先以為把大家集合起來嫁去臺灣,是李會長發布的假新聞,沒想到是真的。這陣子我幾乎天天看到高高瘦瘦、矮矮胖胖的漢子在她家里進進出出,都是一嘴嘰里咕嚕、嗚里呱啦,一個字聽不懂。起先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后來才想起他們說的是在電視里聽到過的閩南語。這些漢子都是臺灣客商?
“我都快配成10對了。”李會長抽出一時半刻來我家報告新聞。她打開了防盜門叫我瞧,果然她家沙發上、地板上,東一對、西一對,都是女人坐在男人大腿上。“嫁到臺灣去好啊,不出三五年,指定是百萬富婆!”
不管怎么說,操閩南話的漢子是越來越多,來的嫂嫂也越來越多。李會長跑來說:“我要掛牌子。我弄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嫁到臺灣去;下聯是:睏到臺幣上;橫批是:觀念大解放。”我笑道,“我幫你改一字,叫觀念大解套,如何?”李會長說:“好好好,這個更好。”
沒想到的是,這些嫂嫂嫁臺灣得花4萬塊錢。有個常跟我老婆打麻將的“麻友”,來向我老婆借錢,我才知道嫁臺灣去不太容易。出嫁還得自己出4萬?這位嫂子說:“值啊,干啥事都得先投資是不是?投資大,收益才大嘛。”看來她也是觀念大解套了。
我們這個小城市,那么多人嫁去臺灣,再推算一下,咱們大陸這么多城市、這么多離婚嫂嫂,臺灣哪有那么多漢子呢?
實際上李會長這“臺灣婆娘候選者之家”百多嫂嫂一個也沒嫁過去。事情穿幫了,那些操閩南語的都是咱們福建人。李會長跑了,不知去向,兩年多沒見她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