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浪擲青春
因為在兩份工作的猶豫期,我過了一段閑得可恥的生活,去超市買斤葡萄都非常鄭重其事。這種狀態兩年前在廣州有過一次。當時我總是第一天洗床單第二天洗被套第三天洗牛仔褲。這樣就會覺得每天都做了件大事,沒有浪擲青春的恐慌感。我還挑廣州最長的公交線路來來回回坐,以偽造自己忙于奔波的假象。這件事情擱北京就很容易,只要在上下班時間坐上橫跨長安街的公交車,一天就沒了一半,另一半正好睡覺。
“浪擲青春”這個詞我是在桑格格的《小時候》里學到的,原文是“每次說起‘浪擲青春’這個詞,我就想象著自己把青春像扔鐵餅那樣扔了出去”。鐵餅我沒有扔過,但扔鉛球我從沒有及格過,所以我認為自己的青春扔不了多遠。當然關鍵是手上已經沒多少青春可扔。
有個等著出國的女同學最近跟我狀態相似,不過她是用每天在朋友開的淘寶店上忙碌8個小時浪擲青春。有一天她哀傷地找我傾訴,網上的仙姑說她結婚太早,可能會婚姻不幸。我連忙安慰她:39塊錢的仙姑有什么好信的,起碼找個390的嘛。后來看她博客才知道,仙姑是在淘寶上找的,支付寶付款,兩人聊天用的淘寶旺旺。單憑這一點,我就認為她的鐵餅扔得比我遠。
還有個去了德國某小鎮的女同學扔得更遠。在做家庭主婦期間她寫了數量龐大的色情小說以自娛,把男男女女各種可能組合都寫了一遍。寫到實在沒什么可寫,她就高高興興地回國了。
我不是沒有考慮過浪擲青春的可能性,簡單地說就是什么都不干。購房前我認為自己起碼可以浪擲5年,在老家找個小鎮,每天喝蓋碗茶、打麻將以及寫小說。把寫小說加進去,可見還是浪得不太徹底。真正感覺到自己浪擲了青春甚至人生,是有一天跟朋友聊天時,我痛苦地說,“看來這輩子我是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了。”他撫慰我,“那你就得個茅盾文學獎吧。”
我總是用月供數存款數加上年齡變量這一綜合函數來打消自己浪擲的沖動,有意忽略我也曾經沒有房子,以及最簡單的飯菜就可以養活我的事實?!缎r候》里,桑格格為了躲避黑社會前男友的追蹤,休學來到北京,力爭要打入影視圈,惟一的本錢是她拍過豬飼料廣告。這樣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了,這大概是因為我從沒有拍過什么廣告,以及我的前男友們居然……居然沒一個來自黑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