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風云六十年】1972:接待尼克松訪華
有一位社科院的干部回北京后,對我們說,她原來已經下定決心丟掉外語,準備當一輩子農民。這一次把她救了出來,后來她成為研究美國問題的頂尖專家。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了舉世矚目的破冰之旅——對中國的訪問。當時我在外交部新聞司任記者工作處副處長,被分配參與接待采訪尼克松總統的新聞記者的工作,主要是接待500名美國記者的工作。
當時的物質條件有限,我們把民族飯店騰空,給美國記者住,把民族文化宮的演出大廳布置成新聞中心,電訊局安裝了電動打字機和電話機,供記者發稿使用,大廳的舞臺上擺了桌椅板凳,記者24小時都可以購買小吃、點心、熱茶和咖啡飲用。這些可以說是對外開放的小小的前奏吧。
美國的科技水平比我國發達得多,美方提出要求安裝美國記者進行現場直播的裝備,我國哪里有???美方提出由美方運來一座衛星地面站,我方考慮后同意了。隨即在東郊機場附近專門蓋了一棟房子,為安放衛星地面站之用。衛星地面站安裝好試用時,我也被邀出席。當美方技術人員同太平洋對岸的美方技術人員通話之后,也邀請在場的我方人員來試一試,由于我會講英語,叫我接過話筒來試。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太平洋對岸傳來的聲音竟然如此清晰和響亮,比當年北京電話的聲音要好得多。我可能是用衛星電話同彼岸的美國人通話的第一個中國人。
訪問結束后,美方將那座衛星地面站賣給了我方。那座衛星地面站在我國工作了很長時間,我方科技人員管理得很好。15年后,我被派到我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工作,有機會同在華盛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