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風云六十年】1978:中美建交前后的交鋒
雙方這樣談了四次,各談各的,進展緩慢。拖了兩個月,雙方在售臺武器問題上已有些交鋒,但都還未亮出底牌。美方開始沉不住氣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后,中美打開了交往的大門,雙方人員交往和高層對話逐步增加。1973年基辛格訪華時,毛澤東提出了聯美抗蘇的“一條線”戰略。但雙方在戰略合作問題上并不順利,中方批評美國政府是“踏著中國的肩膀跑到莫斯科”,不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再加上尼克松總統陷入“水門丑聞”,自顧不暇,無法實現關于第二任總統任期內實現中美關系正?;某兄Z,雙方關系難以邁出更大步子。1974年8月福特接替尼克松入主白宮,繼續對蘇“緩和關系”,中美關系停滯不前。
1976年美國大選,卡特擊敗福特,當選總統。1977年1月開始執政的卡特總統,上臺伊始,并未把中美關系置于急待處理的日程上,而是聽信國務卿萬斯的主意,開始與蘇談判,期望達成限制戰略武器協定,但蘇方態度僵硬,談判陷于僵局。此后卡特開始把中美關系排上日程,1977年8月派萬斯訪華,提出所謂的“倒聯絡處方案”(編者注:即中美之間的聯絡處升格為大使館,而美國駐臺“大使館”降格為聯絡處),遭到小平同志的斷然拒絕。1978年5月,卡特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主張中美早日建交的布熱津斯基表現積極,推動卡特接受中方提出的“斷交、撤軍、廢約”三條件,以“日本方式”(編者注:即在關系正?;臈l件下,中國同意日本與臺灣民間商業來往的繼續)解決分歧。布熱津斯基訪華后,中美雙方于1978年7月開始在北京舉行建交談判。
1978年7月5日,中美開始在北京舉行關系正?;牡谝淮螘?。美方代表為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及其助手芮效儉。伍德科克提出了四項議程:(1)正?;竺绹?/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