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五糧液 “很怪很復雜”
五糧液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問題仍然是集團與股份公司之間既難分彼此又無實際股權關系的奇特現象,每年60多億元的關聯交易和晦暗不明的利益輸送模式,讓五糧液股份這家上市公司變成了高產能低利潤低回報的“鐵公雞”。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證監會立案調查五糧液的原因至今仍秘而不宣。但不論市場如何猜測,五糧液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問題仍然是集團與股份公司之間既難分彼此又無實際股權關系的奇特現象,每年60多億元的關聯交易和晦暗不明的利益輸送模式,讓五糧液股份這家上市公司變成了高產能低利潤低回報的“鐵公雞”。
9月15日下午4點,面對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多家媒體記者,55歲的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唐橋神色嚴峻。
作為曾經主管整個宜賓市工業的副市長,唐橋于兩年前開始擔任宜賓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總裁?,F在,他面臨著就任以來最大的一次 危機——就在6天前,上市公司發布的一則“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不僅讓五糧液股價在暴跌中創下50億元的成交天量,市場中掀起的種種傳聞更讓五糧液的 管理層面臨著沉重的輿論壓力。
圖/明鏡
五糧液集團通過與經銷商合作的代工模式,將上市公司作為代工工廠,牢牢控制著代工酒的利潤分配大權?!D/明鏡
唐橋引用了一句四川俗語,叫作“砍竹子遇上了節疤”,正好讓他遇上了這個“坎”。但他聲稱,自證監會稽查總隊入駐至今,自己對于上市公司被調查什么事依舊是“一頭霧水”,而市場傳聞洶洶,他不得不代表五糧液管理層首次正面回應市場的種種猜測。
在此前的市場傳聞中,五糧液被立案調查涉及上市公司漏稅、挪用資金炒股失陷亞洲證券及上市公司與集團長期存在的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等種種原因。
在彌漫著緊張氣氛的會議室外,就是號稱“十里酒城”的五糧液廠區。在這占地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處不在的標志和宣傳欄都在提醒著員工們,集團才是這片廠區真正的管理者,而上市公司或許只存在于投資者手中的業績報表,和集團辦公大樓深處的某間辦公室之中。
走遍五糧液廠區,集團的身影處處可見——廠區內穿行的車輛是集團下屬物流公司的、廠區里最豪華的超六星級賓館是集團投資興建的、集團旗下的包裝、模具、電子等子公司在廠區內部星羅棋布,而在五糧液的內刊《五糧液周報》中,集團公司的領導管理著從人才招聘到生產安全的大小事務,而身為股份公司董事長的唐橋在其中出現得最多的身份是“集團總裁”。
但奇怪的是,在公開資料中,這個實際管理著廠區大小事務的“五糧液集團”,卻并非上市公司五糧液股份的控股股東,而是被投資者所詬病的上市公司最大“關聯交易方”。
當南方周末記者向唐橋詢問,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利益沖突時,這位同時身兼兩家企業要職的管理者表示,目前還沒有出現發展方向上的沖突,但是公司的體制確實“很怪,很復雜”。
事實上,五糧液今天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無不與這種“很怪,很復雜”的體制緊密關聯。
有實無名的母子關系
這個五糧液集團對上市公司有“控制”無“控股”的體制是如何形成的呢?
據公司管理層介紹,五糧液股份在1998年上市時,由于受到當時的上市額度限制,只能將部分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而其他未上市的部分資產則被組建成五糧液集團。
而在其后的經營過程中,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