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馬云,警惕崩潰為自己企業的“負資產”
像馬云這樣富有激情和創意的中國企業家們,在高調的同時,應該警惕自己無上光輝正面的形象在一夜之間崩潰,從而淪為自己企業的“負資產”。
像馬云這樣富有激情和創意的中國企業家們,在高調的同時,應該警惕自己無上光輝正面的形象在一夜之間崩潰
頭頂雞冠、肩披白發、眼戴墨鏡,聲情并茂地唱起一首《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旁邊則是一個反串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男演員……臺下,近3萬名觀眾的狂熱被瞬間點燃,發出海嘯般的狂呼聲。
9月10日晚,在杭州黃龍體育場外,有人驚訝地打聽:“這是哪位歌星的演唱會?” 不!這不是一場歌星演唱會,而是阿里巴巴公司在此舉辦的十周年慶典中的一個高潮片斷。臺上的主角也不是專職的演藝明星,而是一位商業偶像,他叫馬云。
在持續3個多小時的慶典晚會中,馬云的每次出現,都會把整個晚會推向高潮。一向高調的馬云,再一次以超乎想象的方式,顛覆了人們對他的認識。“朋克”代表的是狂妄的叛逆,是反傳統,反抗一切既定秩序。而馬云的的確確當得起這樣一個“狂”字。
2009年9月10日,馬云在“阿里巴巴”成立10周年紀念晚會上以朋克造型出現 圖/時鵬
馬云 圖/陣風
事實上,馬云的“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自從進入公眾視野之后,馬云就從來沒有一次不“狂”過。在網上流傳過很多版本的“馬云狂人語錄”,其中有一條就是:“我拿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根本不在乎有誰競爭。”
而這一次,馬云又一次發出了驚世駭俗的狂言:“我們將會創造1000萬家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我們要為全世界創造1億的就業機會。我們要為全世界10億人提供消費的平臺,我們希望通過1000萬企業的平臺,通過我們所有企業的平臺,讓所有的小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通過互聯網、通過電子商務,跟任何大型企業進行競爭。”
馬云激情四溢的演講,讓我們感覺到這好像不是一個企業家在宣揚自己的企業理念,而更像一個參加總統競選的政治家在講述執政愿景。
當然,當年馬云帶領17位創業元老,用短短的10年時間,讓阿里巴巴從50萬的起點走到現在市值超過100億美金的高峰,讓自己的上市公司創造了上千名百萬富翁、讓自己的集團公司創造了17000多個就業崗位,這本身就已經足以證明馬云的實干能力。
馬云之所以“狂”,是因為他要做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他需要去做一個舊的商業模式的顛覆者,做一個新的商業形態的開創者。
但一個人如果“狂”得沒有節制和理性,那么最后可能會適得其反。離開狂熱的黃龍體育中心,網絡上的冷水轉眼撲面而來,很多人批評馬云太過于做秀。而這種批評聲中,甚至還裹挾著一些人身攻擊的言語。這不得不值得馬云好好三思。
事實上,馬云不是第一次因為“狂”而遭遇過競爭對手以及公眾的質疑。在國內互聯網剛剛顯露復蘇跡象,阿里巴巴能否繼續生存下去還遭到普遍質疑的時候,一慣喜歡口出驚人之語的馬云,就向媒體放出狂言:“2002年盈利一塊錢,2003年日收入100萬元,2004年日盈利100萬元,2005年日納稅100萬元。”
2006年,阿里巴巴又通過媒體對外宣布:據杭州高新區稅務部門透露,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5年上繳的稅收為25480萬元,首次跨入稅收億元企業行列。按全年250個工作日計算,已成功實現“每天納稅100萬元”的目標。高新區方面同時表示,這一繳稅僅僅是阿里巴巴公司本身,并未包括被收購半年的雅虎中國業務。
然而,阿里巴巴B2B在上市前夕發給機構投資者的招股書中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去年共納稅7145萬元,平均每天納稅28.58萬(每年按照250個工作日計算),這個每天納稅不到30萬的數據,與之前馬云在多個公開場合稱阿里巴巴每天納稅100萬的數據相差甚遠。
阿里巴巴所擺的這個大烏龍一時之間引起了非常大的非議。當時,網上關于“阿里巴巴納稅100萬”的搜索結果多達570000項。
2006年,馬云又放出“大炮”,稱“雅巴”3年內收入上100億,但實際結果卻是阿里巴巴08年的總營收不過30.01億元,加上雅虎中國,也不可能超過35億。而從阿里巴巴09Q1的數據來看,“雅巴”今年收入超過100億幾乎沒有可能。
不過到09年第一季末,阿里巴巴的現金及銀行存款超過人民幣69億元(約10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8%,超出其上市時總計4億美金的總現金儲備;阿里巴巴在B2B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60%;淘寶在C2C的市場份額更是增長到了82.2%,其2009年上半年實現交易額809億元,逼近2008年全年交易額。
阿里巴巴近期的增長勢頭還在繼續,但其2009年Q1的凈利潤下滑16%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我們不是一定要跟馬云在“數字”上較真。“雅巴”30億的營收和中石油動輒上萬億的營收相比,的確有很大差距,但馬云能夠憑借一己之力把“雅巴”做到這個份上已經相當不容易。
只是,如果這種“空炮”放得多了,久而久之,大家則會把馬云的口號與目標當作一種“笑談”。在“狼”沒有來的情況下,馬云與阿里巴巴肯定不會遭遇什么大問題;一旦“狼”真的來了,馬云是否真能保持過去那樣的權威與影響力就將成為一個很大的問號。
這一點,馬云的好朋友牛根生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在“三聚氰胺”事件沒有全面爆發之前,所有人都接受蒙牛跑出了“火箭一般速度”的說法;但一旦“三聚氰胺”事件全面爆發,即便是牛根生絞盡了腦汁,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拱手交給了中糧。
古人講“一言可以興邦”,也講“一言足以誤國”。企業家高蹈的形象、出位的言行,有時對自己的企業起到一種很好的推進和提升作用。但凡事要適可而止,否則會適得其反。要知道,08年王石也是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就讓自己苦心經營了數十載的光輝形象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在香港,朋克(Punk)被叫做“崩”。像馬云這樣富有激情和創意的中國企業家們,在高調的同時,應該警惕自己無上光輝正面的形象在一夜之間崩潰,從而淪為自己企業的“負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