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器】重刑 國家刑罰

千余名在四川省監獄服刑的犯人將在10月1日前回家。近日,四川省法院正加緊集中辦理這部分在押犯的減刑、假釋。十一前恩赦罪犯,在該省監獄史上是第一次。

責任編輯:鄧科 傅劍鋒

對于秩序的挑戰者與破壞者,國家機器在各個時代的啟動方式各異。

建國初期對貪官劉青山、張子善施以死刑,被認為是嚴于治史的教材。

開啟死刑易,慎用死刑難。60年,走向慎刑路途艱難。幸而,近些年,慎刑方向已是明晰,進步屢在顯現。

國家暴力不只是體現鎮壓職能,更應慎用,并側重于保護公民權利,終成國民共識。

千余名在四川省監獄服刑的犯人將在10月1日前回家。近日,四川省法院正加緊集中辦理這部分在押犯的減刑、假釋。十一前恩赦罪犯,在該省監獄史上是第一次。

1951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臨時法庭在保定市舉行公審大會,公審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并宣判兩犯處以死刑。  圖/CFP

臨近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一場面向全國罪犯的特赦,能否從民間建議變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策,尚未明朗。

此前,呼吁者力陳,今年10月1日——天安門前威武之師和鋼鐵兵器展現之時,亦是執政者昭示寬仁人道、與民更始的良機。

最高法院的一位刑事法官說,特赦和死刑廢除一樣,道理很好說、實際不好做。坐在位于北京市花市北大街的死刑復核庭辦公樓里,這位法官盼望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死刑復核工作的高壓,讓他不堪重負。

兩個月前,最高法院公布了五起不予核準死刑的案例,披露了說服被害人家屬的艱難過程。這一史無前例的舉動,引發國內外觀察人士的關注。

84歲的刑法學者馬克昌從中覺察出細微的變化,“有點‘市民刑法’的味道。”

這更多地表達了一種期許。

以鎮壓、維穩為要任的“國家刑法”觀念主導了中國社會太長時間,稍有松動就讓人心生希望。

“三反五反”的兩聲槍響

有人說,1951年保定大校場的兩聲槍響,換來了中國至少20年的官場平穩和人心安定。

被處決的是劉青山、張子善,都曾任天津地委書記,在中共建政僅兩年后,他們成為嚴刑峻法警戒貪腐的首部“教材”。同時,這起建國后最著名的死刑案,幾乎奠定了其后60年反腐中死刑適用的基調。

當時刑法尚未制定。據知情者回憶,華北局通過河北省委征求了天津地委及所屬部門對劉、張量刑的意見。結果,地委在家的8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