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國慶不送禮 送禮只送賀壽片中國“賀壽檔”元年
也許這些“賀壽片”能讓觀眾真的自己進影院、自己掏腰包,真的創下票房奇跡,“賀壽檔”也成為繼“賀歲檔”之后,另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檔期。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怡
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賀壽”的電影,獨立于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主旋律”,也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獻禮片”。
影片以新中國成立為核心概念,遵循商業影片制作、發行模式,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時候集中放映。
我們將其稱為“賀壽片”。
我們將“賀壽片”集中放映的檔期稱為“賀壽檔”。
也許這些“賀壽片”能讓觀眾真的自己進影院、自己掏腰包,真的創下票房奇跡,“賀壽檔”也成為繼“賀歲檔”之后,另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檔期。
——編者按
2009年的“賀壽片”《風聲》里,黃曉明飾演的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以各式各樣嚴刑逼供,要在5天內查出內鬼。其中一場戲是他要向李冰冰施展殘酷又羞辱性高的刑罰,這是從《人體解剖學》中衍生出來的“顱面學”,李冰冰必須在他面前脫得一干二凈 圖/華誼兄弟
1959年的“獻禮片”《五朵金花》里,劇中人物性格都非常簡單
“我完全被打動了”
英國《衛報》駐京記者安玲很想看電影《建國大業》,她來中國已經一年半了,漢語日常會話越來越流利了,但要看懂這樣一部歷史題材的獻禮片,還是有些困難。于是,她到三里屯附近的一家電影院咨詢這部電影是否有英文字幕,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花80塊錢買了票。在北京院線《建國大業》開場前的廣告長達近20分鐘。
那天是周末,《建國大業》首映已經一周有余,安玲看到電子顯示屏上齊刷刷地寫著“建國大業”四個字,三里屯那家電影院的五六個廳基本都在放映這部片子,買票的人絡繹不絕。安玲知道,許多中國觀眾是沖著片子里的眾多明星來的。但對她這個外國人而言,那些明星大都十分陌生,她只對章子怡、成龍、李連杰較為熟悉。
9月25日,《今日美國》報刊登了該報記者Calum MacLeod發自北京的報道,報道的題目是“中國變成了紅色的海洋”,文章特別提到了《建國大業》,稱它“極有可能”成為今年中國院線的票房冠軍。
28歲的中學教師陳穎(音譯)觀看這部電影后對該報記者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被感動了,受到了鼓舞:“我完全被打動了,影片結尾,五星紅旗升起來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驕傲。”
9月27日,中影公司對媒體正式宣布,《建國大業》的票房已經到達2.3億元,此前,它曾在首映第三天創造了過億的票房佳績,刷新了《赤壁(上)》四天過億的記錄。迄今為止,中國國產電影的票房最高紀錄保持者是《非誠勿擾》的3.25億——《建國大業》刷新這一紀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