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努力變成主旋律的商業片“《風聲》沒有辱沒主旋律這個詞”
一家是“一枝獨大”的國營電影公司,一家是內地最有實力的民營電影公司;同樣用豪華的明星陣容,同樣為建國60周年拍攝獻禮片;不同的是《建國大業》拍的都是有名有姓的人《風聲》拍的是那些沒名沒姓的人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怡
一家是“一枝獨大”的國營電影公司,一家是內地最有實力的民營電影公司,
同樣用豪華的明星陣容,同樣為建國60周年拍攝獻禮片,
不同的是《建國大業》拍的都是有名有姓的人,
《風聲》拍的是那些沒名沒姓的人
真正意義上的主旋律,就是表達主流價值。不光是政府倡導,而是政府民眾共同認同的一個價值。黑社會也在講“懲惡揚善,除暴安良”。主流價值觀,就是大家都認可的價值觀。
——高群書
與《建國大業》比,《風聲》的明星算非常少了 圖/華誼兄弟
9月12日,《風聲》上海院線看片結束,一位院線公司老總對華誼兄弟影業公司總裁王中磊說:《建國大業》是傳統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推廣,《風聲》是商業電影的主旋律化;國有公司和民營公司,最終殊途同歸。
諜戰就是涉案劇的變種
《風聲》的故事發生在1942年,汪精衛親日偽政府察覺自己的軍隊情報部門有內鬼,設下圈套,把嫌疑范圍圈定在“剿匪司令部”之內。職銜不等的五位軍官被集中到規定地點——名為“裘莊”的孤島莊園,在規定的時間——五天之內,偽軍特務處長和日軍特務機關長必須從他們當中揪出共產黨特工“老鬼&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