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人民畫報》封面 700張“人民像”
即使在“文革”中,《人民畫報》也照常發行。享有這一特殊待遇的,還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志。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朱怡
廣東美術館舉辦的攝影雙年展,有一組《人民畫報》創刊60年來的封面照片長期占據了大廳整整一面墻。
《人民畫報》從1949年就開始籌備,創刊于1950年,畫報負有對內對外宣傳功能,也是新中國第一份采用彩色照片作封面的刊物。1952年,《人民畫報》就開始有英文版,到1970年代,達到了最高峰,包括4種少數民族語言在內,共有23種文版。內容大同小異,封面也基本上一樣。1970年代,畫報最興旺的時候,發行量曾達到每期130多萬份。
即使在“文革”中,它也照常發行。享有這一特殊待遇的,還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志。
這60年的封面被策展人、《中國攝影》編輯孟韜挑出,以“國家·六十年”為主題展出。
1950年創刊號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57年3月號,《簪花仕女圖》,絹本設色畫卷,唐代畫家周昉繪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70年8月號增刊,毛澤東語錄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67年7月號,毛澤東和林彪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57年4月號,電影明星白楊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74年10月號,六歲時就在南京“小紅花”藝術團擔任報幕員的薛白,后來是電影《黃土地》的女主角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83年10月號,高考 《人民畫報》社供圖
1993年1月號,鞏俐 《人民畫報》社供圖
2009年6月號,H1N1流感 《人民畫報》社供圖
“文革”前:人民是“工農兵”
《人民畫報》老編輯孫桂琴在創刊之初就到了畫報社。中央為了創辦《人民畫報》,從《東北畫報》和《華北畫報》抽調人才,她從《東北畫報》被抽調來。
創刊號的封面用的是毛澤東的形象。那本來是一張黑白照片,畫報用人工著色,再添上紅旗背景,增強喜慶氣氛。
“當時很自然地想到要用毛主席的形象。”《人民畫報》是1950年7月創刊,就是為了能趕上慶祝“黨的生日”。
毛澤東特意為這份畫報題字。孫桂琴記得當時他寫了好幾遍,然后把他最滿意的劃上兩個圈,次滿意的畫一個圈,還有幾個沒有做任何標記,一并交給畫報社。
《人民畫報》老記者茹遂初是1954年進入畫報社的。他對1950年代畫報封面風格的總結是,工農兵的形象占據主要地位。
當時中國正強調工人農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雖然也會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