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國崩潰到和平崛起——金沖及談百年中國復興之路

孫中山向李鴻章上書,毛澤東在《湘江評論》里也講要實行無血的革命。讓千百萬人起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不是萬不得已,誰會去走這樣的一條路?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朱怡

金沖及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史學顧問之一,他撰寫的4卷本114萬字的《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也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這部著作,從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慘敗寫起,一直寫到2000年。

金沖及曾是原中國史學會會長、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主編過《周恩來傳》、《毛澤東傳》、《劉少奇傳》、《朱德傳》等作品。

金沖及1947年在復旦大學讀歷史系。他不光是研究歷史,他還是百年歷史事件中大部分的見證者。“抗戰勝利的時候,第一個進上海的是國民黨第三方面軍的司令長官湯恩伯,當時我是在靜安寺隔道歡迎他的。蔣介石在上海跑馬廳演講,我擠在人群里聽他的演講。”

“那當時作為反對黨的共產黨,它的理想和信念吸引了很多進步的學生,也吸引了我。”金沖及說。

“文革”中,金沖及在干校里有時連參加生產勞動都是被押送的。但他說他寫“文革”和整個百年史時并沒有去發泄自己的感情,而是力求嚴肅地弄清這些事情的社會原因,“理性地看待歷史”。

在寫《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時,金沖及引用的材料大部分是他以前主編的書里和寫的文章中用過的。書里用了不少臺灣方面的檔案和材料,如蔣介石日記,陳誠的回憶錄和書信集等,還有黃郛、吳稚暉、譚延闿等人的日記。

革命、理想和暴力

南方周末:你開筆就寫清末新政,從歷史來看,晚清的滅亡和民國建立是必然的嗎?

金沖及:當時清朝注定要垮臺。從甲午戰爭以后,清朝政府在財政和經濟上,完全破產了,本來每年財政收支八千萬兩銀子,到宣統三年增加三億兩銀子。在封建社會里面,它的財政收入增加這么多,絕不是經濟發展的結果,錢哪里來?一個是加緊向百姓搜刮,一個向外國人借債,向外國人借了那么多債,就要給他各種權益,就要什么都聽從外國的。晚清在西太后死了以后,更沒有人能駕馭當時的局勢,在危機面前,晚清內閣政府更是倒行逆施,想方設法把權力抓得緊緊的,更要排除一切可能發生的根本變革。所以,不把晚清推倒,它不會有任何根本改變。

南方周末:你為什么強調“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被低估了”?

金沖及:辛亥革命的槍一響,結果是把皇帝拉下馬,一下子把封建統治網絡的頭給敲掉了,整個統治階層亂套了,后來袁世凱復辟,結果很快就下臺了。封建勢力從此再也建立不起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了。

“認識不足論”是林伯渠說的,“沒有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人對辛亥革命的意義往往是認識不足的,因為他們不能體會到要推翻已經因襲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說太平天國洪秀全做天王,實際上就是皇帝,戊戌變法是希望皇帝來改革,義和團還是主張“扶清滅洋”,從世界范圍來講,西方的發達國家除了美國跟法國以外,都實行的是君主制度,英國的女皇到現在還有,德國那時是威廉一世,俄國是沙皇,日本、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等都是如此,中國一下把皇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