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我想考,但我沒有時間
因為當時農場干活累,吃的東西又不好,被檢查出得了肝炎。結果,他只能哭著離開了學校。后來,韓姓同學發奮寫作,創作了很多農民的故事,再后來他培養出了一個不讀大學,靠寫作、賽車為生的兒子:韓寒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怡
馮喬寢室有一個姓韓的同學,高考前是上海金山的農民,樣子很憨厚很淳樸。因為當時農場干活累,吃的東西又不好,被檢查出得了肝炎。結果,他只能哭著離開了學校。
后來,韓姓同學發奮寫作,創作了很多農民的故事,再后來他培養出了一個不讀大學,靠寫作、賽車為生的兒子:韓寒
“我一分錢都不要,只要電影公映后給我一張碟片就行了。”《南京知青之歌》的作者任毅拍著胸脯說,電影《高考1977》主題曲的音樂取自于他的當年《南京知青之歌》,就是因為寫這首歌,他被逮捕而且差點槍斃,也因此錯過了高考。
對任毅來說,當年的高考可望不可及,對制片人熊曉鴿來說,高考的回憶就是下班陪廠里的書記打乒乓球,打了兩年多,書記終于答應推薦他去讀書。
1977年恢復高考給了一代人機會,也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圖/《高考1977》劇組
天剛亮,一群農場的年輕人背著軍綠色的書包在東北厚厚的雪地里奔跑,結果卻錯過了趕去考場的惟一一班火車
對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來說,1977年的高考意味著秋后黃昏的高音喇叭,喇叭里傳出的是恢復高考的消息。
2009年4月,《高考1977》在全國公映,這部制作不算上乘的電影,兩周內票房突破千萬,掀起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9月21日,第11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結果揭曉,上海市委宣傳部選送的《高考1977》等獲獎。在一個月前,《高考1977》在第十三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評選中,榮獲了最佳故事片獎。
對于電影《高考1977》的主創人員來說,他們只是想拍一部“機會來了”的電影,以紀念當年高考的故事。
不要扎根農村一輩子
參加高考前,《高考1997》的制片人任仲倫是上海市奉賢縣市郊農場一個連隊的生產隊長。1974年他剛到農場的時候,那里正掀起一個叫“扎根農村一輩子”的活動,凡是擔任連隊以上干部的人,都必須填寫報告,必須簽名表示要在農村扎根一輩子。
當時任仲倫被列為培養對象參加學習班。學習班里,白天同學們都在搶話筒,表示響應國家號召在農村扎根,發言慷慨激昂;晚上,很多人躲在帳子里抽煙,坐在連隊的田地里抽煙,放眼望去明明暗暗的全是煙頭。
任仲倫回憶說:“當時我還年輕,分不清白天和晚上哪個是真的,我甚至認為都是假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