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書記

你們為了保護生態,掉幾個GDP,我不會罰,但為了幾個GDP,把我的幾缸水污染了,我要重罰!市委書記這頂“帽子”,只有一頂,是稀缺資源,“戴”上這頂“帽子”后讓老百姓喝不上放心的水,這種罪過比貪污幾千萬不知要大多少倍。

責任編輯:朱紅軍 吳傳震

你們為了保護生態,掉幾個GDP,我不會罰,但為了幾個GDP,把我的幾缸水污染了,我要重罰!市委書記這頂“帽子”,只有一頂,是稀缺資源,“戴”上這頂“帽子”后讓老百姓喝不上放心的水,這種罪過比貪污幾千萬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要給你潑點冷水

2007年7月16日,清鎮市委。

市委書記楊明晉向頂頭上司、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一行人介紹該市的“宏圖”,他們要圍繞轄區內的兩個湖泊打造一個“城連水,水連湖”的美妙新城。

“我們專門請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還有著名的專家……”他高高地揮舞著手臂,一句快過一句,在座的人明顯感到他很得意。若照此實施,別的不說,吸引的投資何止百億?這要創造多少GDP?

李軍靜靜注視著對面這個侃侃而談的下屬,心潮起伏。

一個多月前,他被任命為貴陽市委書記。初當大任,他就開始“常常睡不著覺”,他將如何帶領這個地理位置獨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貴陽”的“森林之城”向前發展呢?是沿襲過去“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得短期的發展,還是著眼長遠、另辟蹊徑?

李軍曾在中直機關工作18年,養成了從宏觀看問題的習慣。2003年,41歲的他被“空降”到貴州省任省長助理,之后又擔任了兩年半的省委宣傳部部長。這些在中央和地方工作的實踐給了他不同常人的積累。

“我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個真正的貴陽人了,”他告訴記者,來到貴陽之后,他深深地喜愛上了這個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的城市,在擔任省委宣傳部部長期間,他常常和省委副書記王富玉一同到各地去推介貴州(包括貴陽),“賣風景,賣氣候”,從那時起,他就感到,和國內許多兄弟省市相比,貴州、貴陽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

當上市委書記后,李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地圖琢磨貴陽以及周邊的城市,他堅信,只有在生態優勢上面做文章,才是明智的選擇。

也就在這時,滇池、太湖和巢湖再次大規模爆發藍藻,引起各界躁動;而一個月后,7月15日,長春市的新立城水庫爆發藍藻,全市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