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對中國未來樂觀?
未來最重要的國際關系將是中美關系,中國和美國是以和平相處的方式過渡,還是產生摩擦?
未來最重要的國際關系將是中美關系,中國和美國是以和平相處的方式過渡,還是產生摩擦?
中國正在經濟崛起,已是一個不爭事實。面對這頭“蘇醒的東方獅子”,西方世界傳統上有兩種聲音:一是中國崩塌論,認為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不可能持久,經濟停滯后隨之而來的會是社會、文化乃至政治的全面危機;一是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是有深厚歷史文化傳統的大國,中國的崛起對西方必將構成威脅。
近日,英國企鵝出版社出版的新書《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央帝國的崛起以及西方世界的終結》,提出了“第三條道路”: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會對世界構成威脅。該書出版后即在知識界引起了爭議。
作者馬丁·雅各布斯是英國《衛報》的專欄作家,曾擔任英國《今日馬克思主義》雜志的總編輯。27日,他到廣州的暨南大學演講,本刊就此對他進行訪問。
1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寫這本書的?
馬?。?/b>1993年我第一次來廣東、香港,就被廣東的現代化程度所震驚,那跟我之前所想象的中國完全不一樣。我開始產生疑問:這些發展是西方式的,還是另有原因?這本書正是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2 讀者也許會好奇,為何你對中國如此樂觀,中國人自己卻經常憂慮重重,例如對腐敗問題等。
馬?。?/b>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很自然地會有許多問題,但我仍然認為,中國長期內會對世界產生政治、經濟、文化的深遠影響。當然除非有重大事件發生,大到足以摧毀整個現代化進程。但那很難。
3 你似乎對西方有些看法,是嗎?
馬?。?/b>西方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中包括要理解其他國家,當然中國首當其沖。世界的重心正在轉移,理解別人很重要,我們需要多元化的世界。
4 你的觀點似乎是:中國如此巨大,中國的民主化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須一點一滴地進行?
馬?。?/b>我認為,很不幸的是,當西方談論中國時只談它的民主,但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歷史上很少有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過民主,印度是一個特例。
5 你說中國文化將會影響世界,例如儒家思想將被世人所接受,中國的知識界一般會認為這是一種猜想。
馬?。?/b>中國的一大文化特征,就是從不主動地去影響外界。世界也將逐步意識到中國文化的重要性。
6 你如何看待這次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馬?。?/b>這次危機如一劑催化劑,令人們意識到美國正在減弱,中國正逐步成熟,并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
7 你是否認為中國的發展是一個獨立個案,很難照搬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
馬?。?/b>的確,前兩百年都是西方在主導世界,然后突然間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正以非西方的模式崛起,世界很顯然將會從此不同。
8 西方觀察員看待中國有兩種觀點——中國崩塌論和中國威脅論,而你為何會有第三種見解?
馬?。?/b>第一個觀點很普遍,他們認為除非中國變得跟西方一樣,否則它就將失敗,換句話來說中國只有遵循西方的發展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我對此徹底反對。第二個觀點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個威脅,尤其是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美國的力量。
但在我看來,人民幣正挑戰美元地位,上海將取代成紐約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將不再管理國際組織。這也是我書中真正想說的,并不是西方世界將結束,而是以西方模式改變世界的階段將結束。
9 你如何看待未來的中美關系?
馬?。?/b>我認為未來兩年最重要的國際關系將會是中美關系,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退,是以和平相處的方式過渡,還是產生摩擦?這都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10 你如何看待未來世界的格局?
馬?。?/b>以前你貧窮,你就沒話語權。原來發達國家的GDP占全球的2/3,而現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GDP已經五五開了,還有剛召開的G20峰會,證明了世界正進入一個初期的全球民主化時代。
至于中國塑造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樣?我也不知道。西方人肯定認為自己影響力的衰落是壞的,但對全人類來說卻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