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音響發燒族

在革命掃帚尚未觸及的角落里,突然出現了許多地下俱樂部。人們不知從什么地方翻出舊唱片,邀集三五同好,扎在黑屋子里聽起來。這些唱片大大小小,五花八門...

責任編輯:馬莉

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物質匱乏的時代,但精神之匱乏,尤勝于物質之匱乏。舊唱片抄的抄,砸的砸,古典音樂近乎絕跡。在革命掃帚尚未觸及的角落里,突然出現了許多地下俱樂部。人們不知從什么地方翻出舊唱片,邀集三五同好,扎在黑屋子里聽起來。這些唱片大大小小,五花八門,三十年代的日本唱片,四十年代的美國唱片,五十年代的蘇聯唱片……

所謂音響發燒,是一種對于完美(音質的完美)的執拗追求。這種追求,是否像夸父逐日一樣,帶有一種超脫實際的狂悖,我們下文再另行討論。但即使如此,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情,因為有多少惠及后人的功業,都是他人眼中執拗狂悖的人一試再試,終于成功的。所謂發燒也者,無非是在一些可能條件下,對于極限的追求。這種追求,常常是在被俗事的潮水淹沒之余,從內心深處浮起的一種奇妙沖動,屬于人性中隱藏的神秘動機。這其間的來龍去脈,夠心理學家琢磨一陣子的,我們且撇開不談。

音響發燒,因為眾多人士的參與,成了一個集體性的夢幻,一個蓬蓬勃勃的事業。由于一度廁身其間,更準確地說來是曾附驥尾,聽說過一些有關的事情。據說有的人為了買名牌喇叭不惜一擲千金。但這樣的喇叭買到之后,它只是一個坯子,還要加以適當信號,令其高負荷振動兩個星期,才能使其由生到熟,成為一件合用的東西。至于這樣一來,是否吵得家宅不寧,鄰里側目,則是另一件事情。但既有所得,便有所失,此事古難全,權當是為發燒大業付出的代價吧。還聽說半導體電路性能雖佳,但在行家耳朵里,總趕不上電子管放大器音質優異。所以要是真講究的話,盡管笨重耗電,末級放大還是要采用大型電子管,即所謂“膽”。此外放大器功率越大越佳。雖然如果不想把屋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