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大典,誰登臨天安門城樓

20萬軍民的閱兵和游行,以及1.5萬觀禮嘉賓的邀請和接待,也屬世界矚目的奇跡。這是一場國家的大典,而受閱官兵、游行民眾,加上觀禮臺上的嘉賓,共同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各行各界。

責任編輯:郭力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何旭

20萬軍民的閱兵和游行,以及1.5萬觀禮嘉賓的邀請和接待,也屬世界矚目的奇跡。

這是一場國家的大典,而受閱官兵、游行民眾,加上觀禮臺上的嘉賓,共同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各行各界。

那么,哪些人能作為嘉賓?嘉賓觀禮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體會?南方周末特別為您梳理。 

在新華社的通稿中,國慶典禮當日登臨天安門城樓觀禮者,列舉具體姓名的有149人,其中包括143位中國政界人物、十一世班禪以及5位外國離任元首(夫人)。

能登上檢閱臺的,首先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經本報記者統計,這包括68名現任黨和國家領導人、60名離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共計128名?,F任領導人,只有100歲高齡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沒出現在通稿名單中。

處于城樓正中的10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現任九名常委,以及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

其次被列舉的是:其他15名現任政治局委員(劉淇作為主持人單列)。

首批10名退休高官:主要是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1989年)之后的政治局常委,一向不公開露面的喬石沒有參加,戴著黑色墨鏡滿頭銀發的朱镕基引起網上熱議。

接下來是現任3名非政治局委員的中央書記處書記、12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4名國務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和最高檢檢察長、22名本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從直播鏡頭可以看到,上述78名領導人都在天安門城樓的第一排。

第二批49名退休高官:首先是劉復之,其次是10名前政治局委員或候補委員,原軍委副主席張震,16名前人大副委員長,1名前國務委員(唐家璇),5名前最高法院院長或最高檢檢察長,15名前政協副主席。

此外,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的還有:7名現任中央軍委委員,5名退役上將,包括原鄧小平同志辦公室主任王瑞林。

其他上城樓的現任政治人物還包括:在京的中共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紀委副書記;在京的全國人大和政協常委,包括全部的港澳籍常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及人民團體主要負責人(比如部委部長);解放軍四總部和駐京各大單位、武警部隊主要負責同志(政委或司令員),以及在京的上將;八大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包括第一副主席和常務副主席)。

其他“老同志”還包括:1955年授銜的中將、少將,部分擔任過有關方面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已故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夫人。

國慶慶典的承辦方是北京市,中央國慶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首都國慶60周年北京市籌備委員會,因此北京市的主要負責同志(書記和市長)也在城樓上。

政界之外的“各界人士”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目前16人在世),“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迄今14人),“航天英雄”(楊利偉)、“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獲得者(據現場直播實況,航天英雄翟志剛和4位英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劉伯明、景海鵬在彩車上);全國性的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人,以及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

香港有23人登上城樓,但均為政界人物: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現任特首曾蔭權、中聯辦主任彭清華、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以及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政協常委(16人,包括李嘉誠長子李澤鉅);臺灣有7人登上城樓,分別是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胡佛、張麟征,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郭俊次,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全國臺企聯會長張漢文,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其中前5人一般被認為是島內學界和擁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人士代表。

此次登樓觀禮的外國人有:柬埔寨太皇諾羅敦·西哈努克和太后莫尼列·西哈努克、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馬、圣馬力諾前執政官泰倫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他們都對中國態度友好,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外交部官員介紹,按慣例今年沒有特別邀請外賓,上城樓的5位前元首(夫人),“往常這個時候都在北京”。

長期居住在中國的柬埔寨太皇諾羅敦·西哈努克,曾于1964年、1965年、1970年、1984年參加觀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