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難民問題的現實和求解
在華印支難民雖然基本上取得了中國戶口和居民身份證,但仍是被越南注銷戶口不承認為國民的“無國籍人”。隨著老撾、柬埔寨大部分難民被遣返回國,中國政府目前正在積極勸說越南政府將當年驅逐出去的難民接回去
責任編輯:曹筠武
口述:梁淑英 北京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國際難民法》作者
1994年后,鑒于印支難民安置工作基本形勢穩定,印支難民衣食住行的基本問題得到解決,聯合國難民署不再對華提供印支難民安置的無償援助,改為定期返還的“周轉金信貸計劃”,提供了一定的本金支持貧困難民的發展項目。
一些邊遠山區,當地居民的孩子都上不起學,而許多印支難民被安置在華僑農場,可以集中辦學、辦醫療機構,使他們有學上,能就診。如今,隨著農村醫保和義務教育費用減免在農村的廣泛鋪開,印支難民也被納入其中。當時政府為難民所蓋住房,如今也可以賣給難民,使他們在取得房產所有權。
對印支難民涌入,中國老百姓一向十分寬容。1978年春,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縣東興口岸最多一天涌入4000余人,東興鎮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公房和辦公室,甚至群眾的家庭住宅都騰出來給難民住。當地從縣里到公社再到鄉鎮全部動員起來為難民服務。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職工和老百姓一起上陣幫助難民。學校白天上課,晚上還要給難民住,當地居民還要給難民提供烙餅等熟食和飲用水,幫助就醫、尋人等。當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