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定律
中國總理時隔18年后再次訪問平壤,推動建交60周年之后兩國政治、經貿關系的新發展,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就朝核六方會談的表態,也進而成為全世界相關國家關注的核心。
責任編輯:郭力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何旭
中國總理時隔18年后再次訪問平壤,推動建交60周年之后兩國政治、經貿關系的新發展,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就朝核六方會談的表態,也進而成為全世界相關國家關注的核心。
六方會談在被擱置了近一年后,是否能夠盡快恢復?外交與政治解決朝核問題的多邊國際磋商的進程究竟是否還能繼續延續?紛繁復雜、真真假假的姿態背后,朝核談判有沒有“定律”,以去偽存真?
平壤的“要價”
中國從朝鮮帶回了顯著的成果,重新打開了“六方會談”的大門——這么看,有“中國的道理”。9月18日中國總理特使戴秉國訪問朝鮮時,金正日對戴特使說,朝鮮愿意通過“雙邊、或者多邊的方式”就朝核問題進行對話。這是平壤今年4月宣布徹底退出六方會談之后,第一次向國際社會表明愿意重啟多邊會談,但金正日并沒有很明確地表示“多邊會談”是否直接就是“六方會談”,也沒有說出朝鮮重回六方會談有什么樣的“要求”。溫總理此行朝鮮,實際上是把這兩個問題都明確了。
中國政府在朝核問題上的態度是堅定而又連貫的。首先,中國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的決心堅定不移;其次,中國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的方式解決朝核問題。10月5日,金正日對溫家寶做了“三段論”式的答復:一是朝鮮從來沒有改變過半島無核化的基本立場,實現半島無核化是前領導人金日成的“遺訓”;二是朝鮮認為應該優先展開朝美雙邊對話;三是只有在美國將對朝“敵對關系”轉變為“和平關系”的情況下,朝鮮才會重新回歸包括六方會談在內的多邊會談。
金正日這一“有條件恢復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