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得諾獎的總是華裔?
前后9個諾貝爾獎華人得獎者中,8個是華裔,這是否值得我們深思?
前后9個諾貝爾獎華人得獎者中,8個是華裔,這是否值得我們深思?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有“光纖之父”之稱的美籍華人高錕,同另外兩名美籍科學家,榮獲這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引發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議論。香港中大舉行慶功會,紛紛贊揚高錕的為人為學,而本身也是諾貝爾獎得主的楊振寧博士又發出了預測,說高錕這次因為應用物理的發明而得獎,表明未來20年中國人可以在本土得獎。
其實,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宣布,表面看是瑞典的大事,實際上是美國的盛事,因為除了有爭議的和平獎和文學獎,其余主要獎項的主要得獎者,大部分都是美國人,或者說是美籍科學家,黃皮膚的中國人近年來也有不少優秀科學家得獎,但大都是美籍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