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見聞

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恒春海灘,這些是大多數大陸人對臺灣旅游的印象,其實如有機會,不妨到佛光山看看

年輕人

從我們來自大陸的眼光看,在一個安靜的佛教圣地看到一大群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總覺得是件不尋常的事。

年輕人們帶著笑,常抑制不住要打打鬧鬧的,但很快就會安靜下來??吹匠黾业膸煾祩?,馬上雙手合十,誠心誠意說上一句“阿彌陀佛”或者“師傅好”。

他們參加的是2009年佛光山大專夏令營,參加的同學們以大學生為主,來佛光山過上幾天,全方位感受人間佛教。

黃郁涵,一個清秀女營員。她來到佛光山是因為佛光山的各種活動帶給她的喜樂感,尤其是她的母親,因為做企業導致平時的工作生活壓力很大,接觸到佛光山后現在“笑很多啊”。

對于這個淡江大學法語系的學生來說,佛光山從沒直接宣講過什么,親近佛教帶給她的最大變化,是更積極快樂。

她講述自己和佛光山故事的時候,還有一點點緊張和靦腆。身旁的蔡蕙妤則顯得大方自然,她是佛光山青年團在板橋(桃園縣地名)的分團長,青年團的伙伴們每周都要聚會,舉行活動,比如念佛教典籍、禮佛、做義工,像這個夏令營里她就會做一些接引的工作。

蔡蕙妤是臺北教育大學幼教系學生,她和她的伙伴們搞活動時,為了吸引年輕人,學會了變魔術,還要去做POP。

看起來更穩重一些的王重凱則是中華佛光山青年總團督導,這是一個畢業沒幾年的男孩子,現在已經全職服務于青年總團了。

據他介紹,像這樣上百人的大型夏令營活動,每年固定舉行4次,而且每個月都會有青年干部培訓活動,以及各種類型的創意文化活動。

和很多大陸人想象的不同,這些青年的活動相當新銳,沒一點說教的味道。

星云大師曾對青年人有期待的“五戒”,他們就開展“五戒青年心生活運動”。

他們會發布統一的msn頭像,利用各種bbs、youtube類的視頻網站、博客,還有最新銳的fecebook、微博等等。

利用臺灣年輕人普遍熱愛的單車運動,發動單車之旅;利用各種公共場合,開始擊掌運動GIVE ME FIVE;還對公眾發送結善緣的紀念品,比如面巾紙,甚至還有專門設計的Q版五戒公仔……

酷,陽光,時尚,沒又說教,就靠這種現代的手法吸引年輕人。

古老的佛教如何年輕化,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但在王重凱看來,需要的是用好的辦法。

在夏令營上,星云大師就曾經對場下幾百名同學說,為什么人家不接受你呢?因為你誠意不夠,方法不對,話不投機半句多,你要讓人家先歡喜才能接受。

王重凱們就是這么做的,說到如何用年輕人的語言來宣揚人間佛教,他說師傅的五戒里有一條是戒邪淫,我們在傳播時就說“不要劈腿”。

青年團還給這些年輕人提供各種空間,比如樂隊演出,團體發展培訓計劃等等,這些和人間佛教、佛光山都沒什么直接關系,完全是社會公益性質。甚至還為年輕人提供了國際舞臺——每年世界各地的青年團都要輪流舉行聚會。

王重凱就是這樣逐步走入了佛光山,他畢業于臺灣的輔仁大學,一所天主教的教會學校。

外國人

“在歷史的長河中,佛教對人內心的改變,對我的幫助很大。”John Hawkins一本正經地解釋著佛教對于他的影響。

John穿著僧衣,很莊重,他是美國一所常青藤學校的大學生,利用暑假來佛光山進行禪修。

和他在一個小組的還有Anders、Beckie和Sean,他們現在在禪修中心進行的是為期30天的暑期互動——學習寺院規程、佛學課程進修、打禪七,再進行總結性課程進修,還要去其他道場學習,最后在臺北進行幾天的文化之旅。

他們負擔的只是往返機票,剩下的都由佛光山來完成。在這個中心,很多佛光山工作人員都能用流利的外語進行交流。

在安靜、不讓外界輕易接近的禪修中心外,幾位年輕的外國人被我拉過來詢問他們和佛光山的淵源,或用英語、或者是不太流利的中文——

“我是丹麥人,但家庭并不是基督教家庭,而是很自由的。我開始了解不同宗教,發現佛教是最理性的。”

“我在大學對佛學很感興趣,大學里的教授給我推薦了佛光山的暑期進修。”

“哦,我本來就是佛光人了,以前在香港道場學習過,這次專門學習打禪七。”

“我是通過網絡,搜索禪修關鍵詞找到這里的,哈哈,完全出于興趣。”……

這一期外國人進修班有26位男眾,32位女眾,還有5位工作人員。

目前,佛光山在世界五大洲都有分支,包括寺廟、佛學院,很多佛光山人都是金發碧眼或者黑皮膚。

圣地

如果一個對佛教完全沒有認知的外國人在大陸看上幾部電視劇,他或她對佛教的印象可能會有這么幾條:

和尚們都是功夫英雄,比李小龍還厲害很多;

僧人大多都是老人,如果有年輕人也肯定思凡得很;

尼姑們一般都是感情生活出現困擾,處理不了干脆遁入空門圖個心靜;

僧人們似乎都只生活在古代,和現實生活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寺廟是極不環保之地,燒香許愿的人們搞得烏煙瘴氣,而且燒香是要給錢的;

……

走進佛光山,會發現以上想法是多么可笑。

慧菩法師,年輕的都監院書記,總是一副笑瞇瞇彬彬有禮的樣子,每次打電話或者msn他,總能得到滿意的回復。

他說自己以前是接觸了佛學知識,參加了很多夏令營一類的活動,真正認同了人間佛教的教理,才在佛光山皈依了三寶。

他的故事讓我想起在大陸一所最著名寺廟的采訪經歷:一個年輕的小沙彌說來這里真不容易啊,托了多少人,找了好多關系,一定要學好功夫才對得起這番努力。

很貴的進山門票、天價的燒香費用,還有設在寺內另外收費的功夫表演舞臺。

寺廟因為功夫在周邊衍生了一大批的產業,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

安靜的佛光山坐落在高雄縣大樹鄉,算不上什么風景秀麗之地,早些年甚至不過是一片荒地,卻在沒有財政支持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片巍峨的佛教建筑群。

還有干凈的僧房、素雅大方的香客住宿地、參天巨樹和滿山花草。沒有進香客或者旅游者的喧囂聲,所有人都是安安靜靜干著自己的事情。

連綿起伏的群山環抱里,有小學、中學、佛學院、敬老院、美術館,不像是寺廟,更像是社會事業群。

暮鼓晨鐘中,寺廟里的早課、晚課、各種事業進行得有條不紊,所見到的每個比丘和比丘尼臉上都帶著平靜的微笑。

打聽出家人皈依的理由或許不是一件有禮貌的事,在我們接觸的接待中心、禪修中心、都監院、美術館等佛光人,沒有人是感情失意或者事業失敗。他們大都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基于對人間佛教義理的認識而選擇了出家這條路。

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恒春海灘,這些是大多數大陸人對臺灣旅游的印象,其實如有機會,不妨到佛光山看看。

即便不是佛教徒,見識一下正信的佛教,在佛光山里走一走,將會是一件難忘的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