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但成功了” 張洹的《塞魅麗》和其他藝術歷險

“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那首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歌詞應改為“大刀向我們自己的頭上砍去”。直到砍死為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生”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朱怡

日常生活的一切給我帶來了靈感。我們的想法不應該有限制。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那首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歌詞應改為“大刀向我們自己的頭上砍去”。直到砍死為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生。——張洹

9月8日,布魯塞爾皇家馬奈歌劇院內部像是嵌滿了寶石,燈光漸暗,隨著天才樂團的演奏響起,大屏幕上一段黑白紀錄片開始講述中國浙江衢州一座明代祠堂拆遷的故事。這座老祠堂,后被用作民宅。民宅的原主人方世錦殺死了妻子阮金妹的情人,自己也被槍斃了。

紀錄片播放結束,劇場帷幕緩緩拉起,一座來自中國的明代建筑出現在舞臺上。這個剛剛出現在紀錄片中的老祠堂中上演的是一個悲愴的希臘神話故事,這是張洹導演兼舞美設計總監的亨德爾的歌劇《塞魅麗》。

比利時皇家馬奈歌劇院院長皮特說:“讓一個中國觀念藝術家來導演一部18世紀巴洛克歌劇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但觀眾的熱烈反應,證明這種冒險是成功的。”《塞魅麗》在皇家馬奈歌劇院連演九場,場場爆滿。2010年它將作為比利時的文化項目參加上海世界博覽會。

這個經過兩年半籌備的歌劇由拿督黃紀達基金會主席黃鈴玳爵士女士策劃和主要資助。黃鈴玳邀請從未體驗過巴洛克歌劇的張洹,與世界一流的巴洛克樂團天才樂團合作這個歌劇。

張洹一度是個“嚴重挑戰自我”的行為藝術家,1998年移居紐約。2005年回到上海,他暫停了行為藝術,發現了一種新的繪畫材料:寺廟里的香灰。他同時從事大型雕塑裝置、門板木雕和版畫等。

把中國明代的祠堂搬進歐洲的歌劇院

亨德爾作于1744年的《塞魅麗》,取材于希臘神話。塞魅麗是忒拜國美麗的公主,宙斯對她產生狂熱的愛。宙斯的妻子赫拉因為嫉妒,變成塞魅麗的妹妹來哄騙她,說如果塞魅麗想要成為神就應該讓宙斯以神的面目來擁抱她。宙斯為了欲望而答應會滿足塞魅麗的所有要求,之后宙斯顯形,導致電閃雷鳴,把塞魅麗燒成灰燼。宙斯悲傷難忍,從灰燼中找出塞魅麗的胎兒,將其撫養長大,即為酒神狄俄尼索斯。之后狄俄尼索斯下地獄救母親,將其奉養于奧林匹斯山上。

在張洹的版本里,明代祠堂的后代主人方世錦、阮金妹的愛情悲劇故事跟希臘神話穿插在一起:一個是中國農村的現實悲劇,一個是希臘的神話悲劇。

現實故事是,浙江衢州杜澤鎮的一棟四百余年的杜氏祠堂,解放后被政府沒收為公用,到了“文革”又被改為倉庫和小學,后來將祠堂分給了村里的貧困戶方世錦一家。

方世錦愛喝酒,一喝就不省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