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化】數字化:他們不先進但扎實

電子閱讀器和iPhone客戶端是今年書展上最搶眼的東西,柜臺上、海報上、人們的手上,小疙瘩iPhone和大疙瘩電子閱讀器隨處可見...但幕后的大玩家卻沒來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朱怡

“你從中國來?能告訴我那個Logo上都是什么字嗎?”法蘭克福書展4號廳3樓,一位參展商指著中國主賓國海報上的標志問南方周末記者。“紙、印刷、書籍、書展、主賓國、紙、創意、紙……”“又是紙?到底有多少‘紙’?”

中國為本次書展設計了圓形和方形兩個Logo,都是由12個漢字詞語組成的印章模樣。12個詞分別是:紙、印刷、書籍、書展、主賓國、創意、文字、文化、活力、出版、新穎和中國。在兩個版本中,這些詞均有重復,圓形版本由33個詞組成,方形版本有42個詞,但共同點是:重復使用最多的詞是“紙”,都重復使用了8次。

“為什么不用電子紙呢?你看……”那位參展商一邊說,一邊開始把玩自己手上用電子墨水技術制造的電子閱讀器。

“我們絕不能再犯當年音樂部門同樣的錯誤。”貝塔斯曼旗下藍登書屋首席運營官弗蘭克·薩姆貝特說,“知道嗎,當年音樂部門的同事占據咱們現在這整幢大樓?,F在?音樂部門的同事,他們人數還不到一半。”

當年貝塔斯曼在音樂數字化方面動作巨大,甩出了收購Napster、MPlay和索尼音樂等大手筆,最終卻因為對音樂數字化發展方向判斷失誤以及產品開發等方面的重大失誤,大部分投資打了水漂。

2008年,全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