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丁文江文集》的錯字
我沒有精力給全書作勘誤表。只能舉一點例,以供參考。在看到書中大量存在的史學方面的錯誤之后,我對于第一卷前面的那篇13萬字的前言,竟沒有拜讀的勇氣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圖書觀察
《丁文江文集》歐陽哲生 主編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743.60元
丁文江的著作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專業性很強,我看不懂,也就不準備去看了。在七卷本的《丁文江文集》里,我讀了的,只有第一、第七這兩卷。就只說這兩卷,其中錯字就很不少。先說第一卷里面的。
第一篇文章《哲嗣學與譜牒》,其中說到“法國生物學者波萬里(Boveri)”(第10頁),這“法國”是“德國”之誤。查《不列顛百科全書》,他1862年10月12日出生在巴伐利亞班貝格[德國],1915年10月15日卒于維爾茨堡。百科全書中說他是“德國細胞學家。研究了蛔蟲卵,證明染色體是細胞核內可分的連續實體”。(1999年國際中文版,第3冊,第85頁)
《玄學與科學的討論的余興》開頭一句:“天下沒有打不完的官司,筆墨官司自然也不是例外。兩邊既然已經用了三四萬字把有關系的事實論點發表了出來,惟有聽讀者來做審判官慢慢審查判決。”(第71頁)查《努力周報》原刊,“聽讀者來做審判官”無“來”字。雖說多了一個“來”字,意思倒也并沒有大出入。只是“兩邊”原刊是“兩造”,這就改錯了。打官司的原告被告就叫做“兩造”,作者用“兩造”一語,是為了和上面寫的“打官司”相呼應,改做“兩邊”,就起不了呼應的作用了。
《中央研究院的使命》一文中說:“協和醫院的前眼科主任畢拉特(Pillat)曾經用一調羹魚肝油救了一個人的眼睛。所以他曾主張中國政府應該每年‘放魚肝油賬’”。(第91頁)“放……賬”顯然是“放……賑”之誤。“放賑”就是發救濟的意思。
《重印〈天工開物〉始末記》一文中,一處引《奉新縣志·宋應升傳》,有這樣一句:“一日忽泣然曰:‘吾其死乎?’”(第120頁)“泣然”顯然是“泫然”之誤。這個錯字還可以推諉說是承襲了《讀書雜志》原刊的錯字,同頁下面這一句:“因知北鄉宋氏為奉新尊族。”就不能這樣推諉了。“尊族&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