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改艱難前進
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與煤礦價值評估差距過大和地方政府的持觀望態度有關
責任編輯:吳傳震 朱紅軍 實習生 郭海燕
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與煤礦價值評估差距過大和地方政府的持觀望態度有關
妥協?抵抗?
再沒有一種理由能夠讓山西的煤老板堅持下來:反復的政策,不斷面臨的利益沖突,以至于極有可能消失的私產等等。
4年前的煤炭產權制度改革讓山西煤老板第一次享受了“私產”帶來的愉悅。但是這種片刻的愉悅隨即遭遇的就是不斷的停產整頓。山西左云一位煤老板曾在2007年買過一個證照不全的煤礦,結果1年后就被強行關閉,這位煤老板得知消息后,當場暈倒。
今年年初,山西開始大規模推行煤礦國有化浪潮。官方將此作為解決山西煤炭安全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雖然由此引發的“世間再無煤老板”的說法有幾分夸張。但據呂梁市的煤老板凡青(化名)介紹,幾次煤炭政策反復以來,能夠存活下來的私營礦只能占10%-20%。“要想做大,必須對一些勢力妥協。”上述煤老板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