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這把劍該怎么舞?

開征碳稅10年內,其對GDP的影響大概在0.4%左右,這一影響隨后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碳稅的減排效果將達到20%。

責任編輯:吳傳震 朱紅軍 實習生 郭海燕

開征碳稅10年內,其對GDP的影響大概在0.4%左右,這一影響隨后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碳稅的減排效果將達到20%。

碳稅實施不宜一步到位,從能源稅過渡到碳稅,更可行、更符合中國國情。

碳稅征收目的不是增加稅收,而是通過稅收結構調整,引導能源清潔使用。

中國開征碳稅已從“是否實施”進入“如何實施”的階段。

作為一種污染稅,碳稅的主要功能在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這對中國實現減排承諾意義非凡。

然而,源于歐洲的碳稅政策能否在中國順利“落地”,并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重紅利,還在于它與中國的經濟現實能否更好地契合。

可以預見,碳稅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沖擊將遠高于發達國家。

中國政府該如何舞好碳稅這把雙刃劍呢?10月中旬,南方周末邀請了這個領域的一流專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院副主任李來來以及氣候組織中國政策與研究項目總監喻捷,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時間越來越緊迫”

南方周末:碳稅在中國幾乎是一夜之間從討論階段邁入準備實施階段,進展為何如此迅速?

姜克雋:碳稅在國內的進展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至少要等到“十三五”期間,現在看來,“十二五”期間就很有可能開始實施。

目前關于碳稅的進展與之前燃油消費稅征收的路徑有些相似——一開始由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進行基礎性的研究,然后成為財政部的課題,并在兩年后開始征收。目前,碳稅在研究層面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深入制定實施細則,并敦促決策者作決定。

張玉卓:碳稅在歐美國家得到了積極的實施。但我想,國內不能也不會像很多歐洲國家那樣激進,一上來就實施高額碳稅。畢竟,國內目前主要使用的還是化石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