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颗c市民協商,官員多點耐心

波士頓“大挖掘”工程本來預算28億美元,實際花費220億美元;本來預計幾年完成,實際耗時16年。原因之一是市民參與使建設節奏大大放慢。當地官員認為這是值得的

責任編輯:蔡軍劍

波士頓“大挖掘”工程本來預算28億美元,實際花費220億美元;本來預計幾年完成,實際耗時16年。原因之一是市民參與使建設節奏大大放慢。當地官員認為這是值得的

在波士頓學習期間,我去參觀鹿島污水處理廠、“大挖掘”工程、南波士頓濱水區等城建項目時,主人不約而同都談到了一個話題:施工前后政府和市民的“民主協商”。

1959年波士頓中央干道建成,事故發生率是全美城市州際高速路平均水平的4倍,車輛停候燃油浪費、運輸延遲帶來的損失每天約5億美元。高架路還阻斷了波士頓北端、濱海地區與市中心的聯系,妨礙了城市經濟生活的活力。波士頓政府決定把高架路植入地下。“大挖掘”工程本來預算28億美元,實際連利息共花費了220億美元;本來預計幾年完成,實際從1991年到2007年耗時16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民參與使建設節奏大大放慢。

比如,1981年開始設計查爾斯河上的大橋,很多環境保護者反對,提出應該修建河底隧道。但這個想法和其他27個方案都因造價太高,在反復協商中被擱置一旁。一直到1994年,才找到一個令各方滿意的方案。再如,從1983年到1991年,“大隧道”工程的建設方共提交了三個版本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擺設在波士頓的圖書館、超市和郵局等公共場所,供市民查看和提出意見。波士頓政府還專設了“大隧道”工程官方網站,市民可以從中獲取施工規劃、工程進度等信息,發表各種意見。美國東北大學公共政策學院Barry院長告訴我,大挖掘工程在很多問題上受到市民質疑,如地方資金投入部分來自稅收,因所有人須為此付費使市民看法不一;挖出的大量土方往哪里放?綠化帶怎么設計?也是意見紛紛,導致工期一拖再拖……麻省公路管理局主席馬修·阿莫瑞樂說,如果想要公眾參與,就得花時間花錢,這樣的花費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得到的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地標式的建筑,而不是一個幾十年的遺憾。

回望我們正在進步中的城鄉民主參與,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走過場市民意見會很大;認真做可能耗時更長,但得到的改進建議也會更多。波士頓“大挖掘”工程的馬拉松式周期不足為訓,但他們保證參與者足夠的時間參與,反映了民主的內在規律??磥?,真想提高民主參與的效能,對官員聽的耐心和說服的能力,都是一個考驗。(作者為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