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迎合別人的事
我不太會讓煩惱留過夜,我會哭一通,發泄一下,第二天就好了。我不會得抑郁癥
9月19日,黃圣依在成都一個萬人體育場開了個人演唱會,掀開了巡回演唱會的序幕。她的第二張唱片《選美everyday》也已經上市。
黃圣依希望“大家以專業歌手的素質要求”她。為此,還曾去美國拜師,據說她80來歲的老師在美國聲樂界是NO.1的地位,邁克爾·杰克遜、麥當娜、布蘭妮都曾是他的學生,還是《美國偶像》節目指定的教授。在美國,你要成為偶像級人物,一定要拜他為師。
“好強、有主見。”這是熟悉黃圣依的人對她的評價。為了演唱會,她和所有歌星一樣,練舞、練聲、練體能。4個小時的勁歌熱舞可不是玩兒的,“我堅持跑步練體能,哪怕拍完戲半夜12點回去,我還是會跑一個小時步。”
黃圣依 圖/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
作為演員,黃圣依似乎沒什么傲人的成績。有人說,出道至今,她的話題多過了她的作品。雖然也去好萊塢拍過大片,但被記住的也只有《功夫》里那個清純的啞女。大一剛結束,就被周星馳選中,這是很多人艷羨的機會,但“星女郎”這頂帽子戴得似乎并不那么舒服,2005年,她和周星馳的星輝公司解約的風波鬧得動靜很大。“很多主意都是自己拿的,我覺得可以承受,所以義無反顧。”當時她22歲。“我不喜歡妥協,不喜歡做迎合別人的事。”
有一段時間公眾熱衷談論黃圣依不俗的家世——經濟學家表舅,高級知識分子、曾在美國生活過的父母,鋼琴10級、講一口流利英語的外婆,認為這種家世是她不低調做人,甚至有些任性的源頭。
2007年,黃圣依和她的“partner”楊子成立公司,當起了老板。當老板的想法,她在2005年一次采訪中就曾表達過,“我想幾年后有了一點知名度,也賺到了錢,就去開一個文化公司,我覺得我在這方面還是有能力的。”
你不能把麥當娜作為目標
人物周刊:大家都知道你和周星馳的公司有過一些糾紛,如果現在給你的作品列表,你會把《功夫》當成重要作品放在里面嗎?
黃圣依:我跟周星馳也沒什么問題,都是跟公司之間?!豆Ψ颉樊斎皇呛苤匾淖髌?,我也很感謝周先生。我拍戲的過程挺簡單,沒特別強求,也不曲折,我不愿意去爭。
人物周刊:那你運氣太好了。
黃圣依:我也覺得運氣很好。我去過很多劇組,他們覺得我就是個花瓶,后來發現你是會演戲的。別人鼓勵我,我就有更多的力量去發掘自己、證明自己。
人物周刊:有人稱你是花瓶,說你的話題比你的作品多,你介意嗎?
黃圣依:我覺得沒什么。大家總要找一個詞來形容你的,說你花瓶是承認你漂亮。過去別人叫我“星女郎”,現在沒人叫了。我避免一切會干擾我的東西,上網從來不看新聞,就搜索資料或者接收E-mail,娛樂媒體的消息我從來不看,一般我是最后一個知道“話題”的人。好多藝人喜歡搜索自己的新聞,我從來不。我自己覺得對藝人的宣傳沒什么意義。
人物周刊:你是個任性的人?
黃圣依:有時候也算,但總要規劃一下,你不能邊走邊看。40歲了還邊唱邊跳,我覺得這也不靠譜啊。
人物周刊:麥當娜50多了還邊唱邊跳。
黃圣依:全世界才一個麥當娜。我當年考電影學院的時候是有規劃的。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明星的。我當時的計劃是,畢業以后沒戲拍就出國,我連出國要讀的學校,包括學費之類都規劃好了。麥當娜是很成功,但你不能把她作為一個目標。
人物周刊:你厭煩過演戲嗎?
黃圣依:我挺有意志力的。中學時住校,晚上沒有燈看書,就點應急燈,有一次看書看到半夜睡著了,結果手上被燈燙了個特別大的水泡?,F在要熬夜趕一個事情的時候,不睡覺我也會做完。我會想,有電,有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不做?我相信成功的人都是有付出才有得到的。
我不會讓孩子過早接觸社會
人物周刊:有什么事是讓你覺得遺憾的?
黃圣依:我遺憾的是沒有好好感受大學生活。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就是讀大學的4年。人是一直在成長的,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感受,18到22歲是人最陽光的歲月。那段時間就把他放到社會上,抹殺了很多東西,一輩子都彌補不了。我們那種學校,說是大學,其實就等于社會,已經不是純粹的學校了。所以我想如果以后我有孩子,我一定不會讓他們過早接觸社會。大多數人怎么也要活個六七十年,這幾年給你帶來的名利只是人生經歷的一小部分。
人物周刊: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會怎么辦?
黃圣依:我不太會讓煩惱留過夜,人家說這是沒心沒肺。我會哭一通,發泄一下,第二天就好了。我應該不會得抑郁癥,我基本沒失眠過。
我覺得走到今天還都在自己的規劃之內,沒什么特別大的意外。不過人也不能把每件事都想得太明白,有時想太多會影響你判斷和決策的速度。我決策時想很久,但給我一個時間限定,做了就做了,要不然顛來倒去沒完沒了。
人物周刊:明星生活哪些方面是你不愿意接受的?
黃圣依:現在一出去就被人指指點點的,雖說人家沒有惡意,但我覺得特別不自在。我不喜歡被議論。
人物周刊:你有偶像嗎?
黃圣依:我覺得大家喜歡的偶像都只給你看他好的一面,私底下的事情你不知道。人都希望被認可,希望有好的評價,但是這個需要一輩子才能看到,而且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沒有了,好的壞的評價也都沒什么意義。所以我覺得活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還活著,活出你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以后回過頭來看人生你沒有太多遺憾,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