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人】一年不扔垃圾的環保攝影師

我不想成為制造問題的那類人,而想成為解決問題的那類人

美國有個奇人,叫戴夫·查門德斯((Dave Chameides),是個攝影師。他曾兩次獲得艾美獎,這已經夠與眾不同了。更讓人稱奇的是,2008年一整年,他一次垃圾都沒扔過。他和家人制造出來的所有垃圾,幾乎都被他分門別類地處理和回收了。那些實在無法處理的垃圾,則在一年之后被完完整整地運到康涅狄格州的“垃圾博物館”展出。據統計,一個美國家庭平均每年生產1700磅的垃圾,而戴夫一家(他和妻子,還有兩個女兒),在2008年內只制造了32磅的垃圾。

減少垃圾,你可以這樣做

●買之前想一想

●帶一個大的旅行咖啡杯

●停止喝瓶裝水

●停止使用一次性用品

●停止使用塑料袋

●減少在超市購物

●加入社區農場

●交換無毒清潔用品

戴夫一家一年間的垃圾清單

垃圾: 30.5磅

紙板: 19磅

塑料袋: 4磅

電子垃圾: 12磅

各類可循環利用物品: 26.5磅

紙張: 69.5磅

9個批薩盒子

11個利樂磚盒子

153個玻璃瓶子

14個杯子

2個鋁罐

64個塑料瓶和塑料壺

8個酸奶桶

8個舊油漆桶

戴夫有個綽號——可持續的戴夫,因為他是個堅定不移的環保主義者。2007年12月,戴夫偶然去了自己社區的露天垃圾填埋場。“那里離我家大約40英里,每天都會接收從四面八方運來的1.3萬噸垃圾。7年內,這個填埋場就會被填滿。”深受此事觸動的戴夫決定從2008年1月1日開始,把自己這一年內制造出的垃圾都放在家里。也就是說,哪怕他在路上渴了,買了瓶礦泉水,也不會把空塑料瓶扔在街邊的垃圾桶里,而是帶回家,存到地下室。當然,為了減少垃圾,戴夫和他家人在2008年堅持只喝自來水,不喝任何瓶裝水。外出度假,他也會自帶杯子。

這個看似瘋狂的想法,被戴夫堅定不移地執行了下去,他把舊報紙、雜志、塑料瓶和玻璃瓶等可回收垃圾,分門別類地裝進一個個鐵盒子里,整齊地碼放在自家地下室;而果皮、蛋殼和菜葉之類的有機垃圾,則被他切碎,放進一個大塑料箱,進行天然堆肥,“我把肉類以外的所有天然垃圾放到這個箱子里,因為肉類的分解需要很長時間。”

為了減少使用包裝,他堅持自備口袋,每周一次到農貿市場上購買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他還特制了一個籮筐,存放燈泡、電池、汽車濾油器和電腦硬盤等危險或有毒的電子垃圾。除了上述環保舉措,他還在自家宅子里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用來解決一部分電力需求;他的汽車燒的是食用油。由于分類處理得當,戴夫的住所并沒有成為想象中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堆。不過,一年不扔垃圾完全是戴夫心血來潮的想法。在此之前,他并沒有作出任何周密計劃——所有這些舉措,都源于戴夫的“臨場發揮”。

戴夫不但在自己家里如此“偏執”,出外旅行時,他也堅決貫徹自己的原則。和妻子去墨西哥度假時,他把一路上自己制造的所有垃圾放在了旅行袋里?;爻虝r,墨西哥的海關人員注意到了那個鼓鼓囊囊的大袋子,在戴夫如實匯報了袋子的“內容”之后,海關人員報以大笑,讓他們順利過關。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善解人意。戴夫妻子的好友和周圍的鄰居,就經常嘲笑他們全家這種看似瘋狂的行為,但戴夫還是堅持了下來,甚至開設了一個名為“可持續的戴夫”的博客,將自己的環保心得一一上傳,供世人分享。

有人問戴夫為什么要這樣做,戴夫說,“我不想成為制造問題的那類人,而想成為解決問題的那類人。”在戴夫看來,簡單地把垃圾扔出家門,純粹是治標不治本——垃圾只是從你眼前消失了,實際上它們始終存在著。他以自己的行動證明,通過改變家庭消費習慣來減少垃圾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這么做并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戴夫一樣,可以面不改色地把沾滿污漬的紙巾塞進背囊,帶回家里。作為地球村民,我們至少可以向戴夫看齊,在下一次扔垃圾時,注意一下,這是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