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解救人質的“十八般武藝”
應對重大的人質事件,各國基本上形成了模式:成立統一的解救人質指揮部,派談判專家和恐怖分子拖延時間,特種部隊同時做好相關準備,以隨時一擊成功。
責任編輯:傅劍鋒 郭力
應對重大的人質事件,各國基本上形成了模式:成立統一的解救人質指揮部,派談判專家和恐怖分子拖延時間,特種部隊同時做好相關準備,以隨時一擊成功。
4月8日,美國船長菲利普斯被索馬里海盜劫持到一艘封閉的小艇上。美國數艘軍艦和一架直升機第一時間趕到事發海域。嚴密監控,對峙談判。
海盜同意將小艇拖帶到水面平靜的海域。而當美軍軍艦離小艇幾十米時,埋伏的海豹突擊隊員果斷擊斃3名海盜,活捉一人,救下在東印度洋漂流了5天的船長。
人質談判:艱難
談判是理想的人質事件解決方案。
然而多數的談判艱難無比。各國政府通常無法答應綁匪的政治要求。同時,考慮到國家形象,各國政府還要對外宣稱“絕不向恐怖分子妥協”。在1980年的伊朗駐英國使館人質事件和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