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掐頭,再去尾,長江魚兒哪里游?——小南海水電站最后一搏
小南海水電站的命運將在11月迎來最后一搏。小南海水電站位于長江流域惟一的國家級魚類自然保護區,如果它建成,這個充當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最后庇護所的保護區,繼2005年“掐頭”以后,再次遭遇“去尾”,將名存實亡。
責任編輯:吳傳震 朱紅軍
一邊是地方政府不遺余力地推動,一邊是環保人士、專家執著地捍衛,小南海水電站的命運將在11月迎來最后一搏。
小南海水電站位于長江流域惟一的國家級魚類自然保護區,如果它建成,這個充當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最后庇護所的保護區,繼2005年“掐頭”以后,再次遭遇“去尾”,將名存實亡。
農業部已放行?
“這意味著,小南海水電站只剩下環保部這最后一關了。”
最近幾天,原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再次對小南海水電站的命運憂心起來,相識多年的好友曹文宣院士帶來了一個令他沮喪的消息:10月中旬,主管漁業的農業部已經打算對小南海水電站放行。“這意味著,小南海水電站只剩下環保部這最后一關了。”
按照慣例,如果要上馬小南海水電站,首先要對其坐落的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簡稱“保護區”)作出調整,而對這個調整的落槌將取決于11月份環保部召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年會。
在翁立達看來,這個消息來得很突然。
2009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連續三次批示直接催生了金沙江流域的“環評風暴”,華能、華電下屬的兩個水電站因未經環評即違規建設而被緊急叫停。翁立達曾樂觀地解讀為:小南海不會被通過了。
事實上,這幾個月間,推動小南海水電站盡快上馬的努力一刻也沒停歇。
力促此工程上馬的重慶市政府,甚至已按照11月保護區調整報告上報國家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作為目標,倒計時安排了從6月至11月的工作計劃表。
按照這個時間表,8月31日農業部就已經向環保部提出自然保護區的調整申請了。
為了保證順利通過11月環保部的評審關,重慶市發改委在文件中明確提出“市主要領導出面請環保部主要領導支持保護區調整意見”的要求。
日前,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亦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小南海水電站尚處于前期工作階段,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