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媒體應享有四項言論豁免權

中國記協在新聞侵權立法的建議稿中認為,四種情形下,媒體機構不承擔侵權責任:消息具有權威性來源;報道特許發言;正當行使輿論監督權;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其他傳播行為。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殷衛蘭

中國記協在新聞侵權立法的建議稿中認為,四種情形下,媒體機構不承擔侵權責任:消息具有權威性來源;報道特許發言;正當行使輿論監督權;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其他傳播行為。

然而,在全國人大最近一次的侵權責任法草案審議中,新聞侵權立法未被采納其中,中國記協的建議當然也未被采納。

因質疑農夫山泉“每瓶水里有一分錢捐給水源地的孩子”的廣告捐贈,10月22日,農夫山泉訴公益時報案在杭州市西湖區法院開庭,公益時報遭索賠名譽損失費500萬元。

這只是中國每年發生的4000件新聞侵權案的一例。但由于沒有專門的新聞立法,新聞侵權與新聞自由的邊界一直不甚明晰,新聞媒體常常進退失據。

正是為了改變這一困境,中國記協在日前形成了一份“關于侵權責任法(草案)媒體侵權立法問題”的立法建議稿,全國人大的有關官員亦參與了討論。但遺憾的是,10月27日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審議侵權責任法三審稿時,并未將“新聞侵權”納入其中。據一些立法官員透露,因為內部爭議較大,立法機關不得不對民法學者與新聞界的熱切呼吁做審慎處理。

媒體的言論豁免權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法律顧問徐迅的團隊對近年發生的800起媒體侵權案例進行了研究。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看著判決書,有時候就不自覺地笑起來了,法官想保護誰,想判誰侵權,常自創理由”。

她介紹,在我國,審理新聞侵權訴訟,法官可依據的是民法通則和最高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