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中國(091029)
從2005年開始的三年里,中國當代藝術品成了藝術史上增值最快的門類,在拍賣會上不斷創出新高,幾乎與中國的股市、樓市同步,成為了投機者理想的炒作目標。
責任編輯:史哲
中國茶vs美國稅
◆英國路透社,10月21日,趙巖
別人喝咖啡,我點茶,在國外,這甚至會成為最鮮明的身份識別。但2009年在美國提到TEA, 人們第一反應恐怕不是“中國”,而是“抗稅”——Taxed Enough Already(稅,早就夠了),TEA在這里呼應了點燃北美獨立戰爭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美國稅局被比作當年的英國殖民者。
35%的企業所得稅,的確高于許多國家。不過,中國更應該關注的是,如此“沉重”的稅負何以能造就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具備全球壓倒性優勢的先鋒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最佳溫床?從微軟到谷歌,絕大多數傳奇都誕生在車庫、小作坊里,能夠長大,當然離不開稅收、金融、政策優惠的雨露滋養和愛護扶持。注冊一個自己的小公司,所有你能想到的辦公花費都能抵稅,車票、盒飯、電話甚至在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