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魔術:理財產品變貸款

對銀行來說,企業還不上貸款并不可怕。廣州一位股份制銀行的高管表示,“這些產品的借款人大多是與銀行私交甚密的客戶,假如借款人還不上錢,銀行會再借新債給他還舊債的?!?br />

責任編輯:肖華 實習生 范興龍

銀行將貸款債權賣給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做成理財產品通過銀行賣給投資者。

經由這條蹊徑,銀行讓出了利潤,卻騰挪出了新的信貸額度。但是,貨幣政策的精準程度卻因此打了折扣,而一旦壞賬大量出現,沒有準備“救命錢”的銀行很可能無力自救。

理財產品的背后,是一條騰出貸款額度的秘密通道 圖/CFP

銀行們正在忙著將已經放出的貸款轉給別人。

廣東省某集團公司財務負責人李應告訴記者,近兩個月來,已經先后有3家銀行來要他簽下“債權人變更”的合同。

明明是銀行的貸款,為什么債權卻“易主”呢?

其中奧妙在于:進入下半年,央行對信貸政策開始“動態微調”,銀行的信貸額度縮減,只好采用這種騰挪術——通過信托公司,將原來的貸款轉變成為理財產品。投資者購買之后,就成了這筆貸款的“債主”。

對于銀行而言,貸款已經還掉了。這種貸款信托理財產品并不列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不屬于銀行賬面上的貸款。于是,信貸額度就這樣被騰了出來,可以再拿這些錢貸給其他企業。“我們行下半年貸款投放量不會很大,但企業的需求比較旺盛。我們可以通過對接信貸資產,提供理財產品的方法,盤活資產,既為企業提供所需資金,也為客戶理財。”中信銀行信貸部總經理孫建林在該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的這番發言,被認為是銀行使用信貸理財產品最直接的表白。

據理財研究機構普益財富的統計,今年以來,僅是已公布的,全國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金額超過1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