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當前重點是加強土地批后監管
“有一些地方政府放水,延緩出讓金繳納。我覺得這種做法本身就容易使企業非理性,就是縱容。等于在釋放這種信號,就是形勢好的時候有錢你賺,形勢不好要賠時,大家替你擔?!?/blockquote>責任編輯:曹筠武
本報上期《“地王”風云》報道刊出后,各界反響焦點集中于地產商囤地問題。針對“地王”頻現與紛紛囤地,國土部在土地供應和土地出讓上有無新舉措?對地價的未來走勢如何判斷?就上述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受訪人: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
南方周末:國土部一直談對囤積土地怎么處罰,但是公眾認為你們始終沒有實際操作。
趙松:閑置土地處置一直是操作上的難點。雖然國土部搞了好幾輪閑置土地的清理,一直要求地方加大查處。但是認定閑置有很多困難。如果政府原因閑置,不能處理。什么叫政府原因閑置?既然有這么一個門可開,實際開發商有可能找政府一些原因,甚至可能跟政府勾結。另外,認定閑置得開發動工,什么叫開發動工?也不太好衡量。
目前這個政策操作性確實應該細化,沒有空子可鉆才行。2008年國土部和工商總局正式聯合出這個合同把竣工時間明確出來了。以前只是約定開發動工時間。實際2006年的出讓合同補充規定里就有了。問題還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嚴格落實。
現在國土資源部也在強化批后監管。但是現在有個問題,就是在這種經濟不好的形勢下,有些政府就出臺可以延緩開發、緩交出讓金等類似政策。我覺得本意是好的,但政府替企業考慮的有點太多了,尤其是對房地產企業。我覺得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是應該的,但是應該更多的政策傾向于實體經濟。
南方周末:2008年時,國土部在大量的數據調研下,已經準備出臺處置閑置土地更具操作性的一些措施。后來為何暫緩了?
趙松:雖然早就頒布過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但是覺得操作性不是特別強,當時在修改那個辦法。另外,2008年1月,國務院發了一個《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里面對閑置土地,特別提出來,特別是房地產用地要征繳增值地價。所以當時國土資源部也起草了有關政策、辦法,就增值地價怎么征,怎么操作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