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北京阜成路8號被稱為航天大院的居民小區,寒冷的空氣里彌漫著凝重與傷感。一棟年代久遠的三層紅磚樓,是錢學森回國后一直生活的地方。當日,許多北京市民冒雪來到這里,沉痛悼念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北京阜成路8號被稱為航天大院的居民小區,寒冷的空氣里彌漫著凝重與傷感。一棟年代久遠的三層紅磚樓,是錢學森回國后一直生活的地方。當日,許多北京市民冒雪來到這里,沉痛悼念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黨員。1911年出生,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科協名譽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科學家。 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1934年錢學森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后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并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七機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56年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此后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并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悼念錢學森
許多北京市民自發趕往錢學森家中悼念錢老。
人們在錢學森家中設立的靈堂悼念錢老。
錢學森同志遺像
1955年10月8日,被美國政府非法軟禁達5年之久的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
中國航天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錢學森,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10月28日,從美國返回祖國的錢學森博士(左)到達北京,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等前來迎接。
10月12日,錢學森從美國歸國到達上海。這是錢學森(右三)和家人在上海家中合影。
1960年,錢學森(前左四)在某導彈基地指導工作。
1978年8月,錢學森來到全國青少年航空夏令營營地,為青少年簽名留念。
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北京舉行儀式,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這是錢學森在儀式上講話。
網絡編輯:m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