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
導演是枝裕和說,“這部電影,我想描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歡笑,和殘酷?!?/blockquote>導演是枝裕和說,“這部電影,我想描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歡笑,和殘酷。”
風格卻像小津,恬淡、安靜。家人的日常對話,像院子里的紫薇花,一句一句落下來,想夾在書里,玩味再三。也像飛入室內、停在橫山家長子遺像上的小黃蝶。用佛家語說,字字都有禪機。在基督教的信念里,就是“萬事相互效力,連一根頭發,都預先被數算過了”。
劇中,母親摸著妹妹的劉海,說,“你臉這么漂亮,就把額頭多露點出來啊。”我就想起這句經文了。曾經很久也無法相信,世上有種凡事都被數算過的恩典。如今信了,就像一場世界大戰,一個傷兵,從頭活到了尾。他跪在墊子上禱告,心有安慰,語無倫次。朋友問成為信徒意味著什么。我說,意味著思想、文筆,動作、情懷,都已死過一回。
橫山家喪夫再嫁的二媳婦,跟丈夫第一次進公婆家,掃墓歸來,對兒子說,死了不等于不存在。
死亡的話題開始就籠罩著。15年前,橫山醫生的長子在海邊救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