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民主黨新政
日本媒體做過一些日中兩國國民感情的現狀調查,結果令人很不樂觀。我也很發愁,如何增進兩國國民的信任關系
隨著鳩山首相的上臺,日本政壇掀開了嶄新一頁。因缺乏活力、丑聞頻發,特別是應對金融危機乏力等原因,二戰后一直統治日本政界的自民黨終被選民拋棄。以革新、求變為政治訴求的民主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該怎樣看待民主黨?民主黨執政后中日關系將會怎樣?懷著種種問題,本刊特派日本記者專訪了民主黨眾議院總務委員長近藤昭一。這個職務,大約相當于執政黨的秘書長。
近藤昭一,出生于1958年,曾在名古屋中日新聞社事業部任職,1996年首度當選眾議院議員,至今已連任5屆。1981年-1983年曾在北京語言學院學習中文,是鳩山內閣知華派代表人物之一。
1 民主黨提出了“國民生活第一”的競選口號,在競選中承諾向國民提供從出生、教育、失業到退休的全面保障,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等。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民主黨如何獲取財政資源,兌現承諾?
近藤昭一:(笑)這確實是我們目前要應對的一個難題。哪怕發行赤字國債,也要盡量籌集資金。
2 發行國債的計劃會很快實施嗎?
近藤昭一:從今年的稅收情況看,應該要發行的。
3 這會是長久之計嗎?
近藤昭一:的確,長此以往一定會出問題的。明年我們的預算還是比較緊張,后年應該充裕一些。民主黨希望這4年里不解散議會,以爭取時間兌現承諾。
4 許多人懷疑民主黨的執政能力,50多年來,自民黨號稱“第一鐵黨”,一直當政。贏得政權后,民主黨怎樣實現從在野到執政的轉變?
近藤昭一:我本人從16年前決心從政時,就認識到自民黨已停滯沒落。民主黨是13年前成立的,這些年來漸漸聚攏人氣,最終贏得大選。這些年里民主黨不斷成長壯大,應該說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我們會將這些經驗用于國家治理之中。
5 您認為民主黨執政后當務之急是什么?
近藤昭一:我們的海報上寫著“公約實行”。首先是要兌現承諾,這樣才能贏得國民的信任;其次是要完成從民主黨內到政府各個部門的思想統一。
例如,民主黨主張順應新的時代潮流,在重視日美關系的同時,著重加強日中關系的建設。但是外務省一直認為日美關系是最重要的,幾十年來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我們現在強調日本的外交必須服從于政治家,而非官僚,外務省也在轉變他們的想法和做派。(笑)
6 有人稱民主黨接下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您個人對時局有怎樣的判斷?
近藤昭一:民主黨獲勝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日本國民渴望變化,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需要好好努力。鳩山首相也下了很大的決心,干滿4年,兌現諾言。
7 內閣上任后有哪些燃眉之急需要解決?
近藤昭一:首先要在2010年度實施兒童補貼及公立高中學費實質免費的重要政策,養老金記錄丟失等問題也要著手解決。已經叫停了一些大型基建項目,將部分基建經費轉至援助育兒和教育領域。
8 鳩山首相非常重視中日關系,您個人怎樣看?
近藤昭一:日本媒體做過一些日中兩國國民感情的現狀調查,結果令人很不樂觀。我也很發愁,如何增進兩國國民的信任關系。我本人也是日本一家NGO環保組織的成員,每年都會去中國西北植樹,這個經歷加深了我對中國普通民眾的了解。
日本和中國政治體制不同,想法自然也會不同,重要的是坦誠地把想法告知對方,加深彼此的了解。我覺得除了政府間往來之外,“草根”交往更為重要。
9 10月19日,新任自民黨總裁參拜了靖國神社,還表示反對鳩山首相“建造國立追悼設施取代靖國神社”的主張,鳩山首相對此立場怎樣?
近藤昭一:鳩山首相上任前表示自己決不會參拜靖國神社。我認為日本人應認真考慮為什么中國人對靖國神社如此敏感,日本領導人一參拜,中國就會有反應。
10 把甲級戰犯的牌位移出靖國神社分開祭祀的設想能實施嗎?
近藤昭一:現在日本國內意見仍然不統一,需要討論,為確定方案所需的調查費用,還沒有列入明年的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