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年大考:從SARS到甲型H1N1
如果說,在內地強制的應急體系中,人們看到的是“不問代價”和“不要爭論”,那么在香港依法行事的應急體制中,人們看到的更多是繁瑣的“條條框框”以及不能觸碰的行事底線。此次看似尷尬的疫苗采購背后,其實正是從SARS到甲流,香港疾控體系的六年升級。
責任編輯:鄧謹 實習生 范興龍
如果說,在內地強制的應急體系中,人們看到的是“不問代價”和“不要爭論”,那么在香港依法行事的應急體制中,人們看到的更多是繁瑣的“條條框框”以及不能觸碰的行事底線。此次看似尷尬的疫苗采購背后,其實正是從SARS到甲流,香港疾控體系的六年升級。
全球甲流疫情第二波已經開始。
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因新流感死亡的人數在上周一周內急增700人。至此,甲流已在全球造成5000多人死亡,確診病例超過41萬宗。
本周一,中國衛生部網站也發布消息稱,中國疫情已經提前開始進入流行高發期和持續快速上升期,截至當日,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8748例,死亡7例。
然而在疫情重災區之一的香港,看起來卻很平靜。
在商業區銅鑼灣的商場里、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幾乎讓人忘記了早在五個多月前,這個城市的最高長官也曾宣布,將流感應變級別由“嚴重”提升至最高的“緊急”。
只有在醫院里,才能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在位于沙田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特首的提示被制成一人多高的廣告牌。上面寫著:因特區政府啟動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醫院管理局現已實施緊急級別措施,每日探病只限2人,每日不多于2小時。
進入和離開醫院的人們被要求徹底清潔雙手;而進入病房、門診及急癥室則被要求佩戴外科手術口罩。
在地鐵站和街頭,則隨處可見應對甲流的宣傳畫,它們時時提醒著你,這個彈丸之地并沒有遠離疫情的威脅。
為了控制第二波甲流疫情的擴散,多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都已經開始分批為國民注射甲流疫苗。
中國內地也于“十一”之前,開始分批為民眾接種。但在香港,這一工作卻遲遲未能展開。
并非香港政府不重視。事實上,早在五個多月前,港府就面向全球展開了甲流疫苗招標工作,但在首輪招標中,卻因無一家藥企符合條件而流標。
無奈之下,港府啟動第二輪招標,但直到現在,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