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為柏林墻倒塌惋惜——專訪中國駐西德最后一任、德國統一后第一任大使梅兆榮

他是中國駐西德最后一任大使,也是德國統一后的首任中國大使,此后他見證了德國統一的艱難過程,直到1997年歸國。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何旭

1961年柏林墻建起來時,梅兆榮在中國駐民主德國(東德)使館工作;1989年柏林墻倒塌時,他是中國駐聯邦德國(西德)大使。他是中國駐西德最后一任大使,也是德國統一后的首任中國大使,此后他見證了德國統一的艱難過程,直到1997年歸國。

11月3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北京專訪梅兆榮大使。

東德人都在看西德電視

南方周末:你在駐東德大使館的時候,剛好柏林墻建起來。

梅兆榮:當然我們關心,但建墻我們事先不知道,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它突然封鎖了,我們才知道。當時,我們不能說不贊成,也不能說反對,反正我們得確認客觀現實。

南方周末:然后駐東德使館如何跟國內匯報?

梅兆榮:我當時寫了一份電報,就是說東德地區,在蘇聯的支持下,采取防衛的措施,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大量的逃亡。

東德培養的大量成熟技術人員紛紛外逃到西德,他們不是一般的老百姓,都是東德的精英,這無異于大動脈出血。

從民主德國來說,當時它把這堵墻叫做“反法西斯防衛墻”,西德方面把它稱作監獄墻,說東德像一座監獄,這墻是為了防止老百姓逃亡。

南方周末:在東德使館時,你會去墻邊看看嗎?

梅兆榮:我們很少去。我們不是東德公民,作為外交人員可以自由出入東西柏林。但是我們很少去,因為要花西德馬克,當時中國外匯非常緊張。

南方周末:你可能看到柏林墻的另一面,墻上畫的不一樣。

梅兆榮:東德人沒怎么畫,老百姓根本不能接近到那里,只有在凱旋門可以看,到邊界至少有幾百米無人區,不可能畫畫,所以柏林墻的涂鴉主要是從西柏林開始的?,F在剩下的一公里長的柏林墻,很多涂鴉實際上是在柏林墻倒塌以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