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死在北大醫院案 醫學院學生質問“無證行醫”根源
實習醫生被罵,病人不放心,唯一得益的是教學醫院,“給了教學醫院大量合理的廉價勞力”。
“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能換來中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那么北大醫院的犧牲也就值得了。”一名曾就讀于北醫的學生ng Ho Cheng在題為《對央視經濟半小時關于北大醫院新聞的感想》的博文中說。
11月3日,央視經濟頻道“經濟半小時”之“半小時觀察”欄目播出了一檔題為《北大醫學教授為何死在北大醫院?》的節目,稱無證行醫的北大學生醫死了北大教授熊卓為。 這一消息很快被多家媒體轉載,“醫學生無證行醫”迅速成為輿論熱點。
央視揭露:北大教授主治醫生都是無證行醫?
熊卓為,是北大醫院心血管研究所研究員,因腰腿疼痛于2006年1月23日入住北大醫院。次日,熊接受了“L4/5椎管減壓,椎弓根釘內固定,后外側植骨融合術”手術。術后第六天,即1月30日,熊在下地行走時突然暈倒,經搶救無效,于31日死亡。死亡診斷為急性肺栓塞。
熊卓為丈夫王建國從妻子的病歷記錄上發現:負責觀察, 診療,搶救的主治醫生段鴻洲、于崢嶸和肖建濤都是沒有行醫資格的北大醫學院的在校學生,并得到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的復函,確認病歷上沒有上級醫師的簽字。
王建國等于2007年9月2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狀告北大醫院,認為在搶救過程中,“由毫無臨床經驗的未取得醫師執業注冊的實習生做胸外按壓”,致使熊斷了三根肋骨,心臟和肝臟破裂,最后導致死亡。王建國質疑參與搶救的于崢嶸、段鴻洲和肖建濤三位醫生的執業資格,認為根據《執業醫師法》,“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