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勁松 以公民的身份作戰
如果你覺得司法體制黑暗,你就不去使用它,它會越來越爛,等到做手術時也沒用了。民主是個孩子,你得培育它。健全的社會應懂得培養它的公民
如果你覺得司法體制黑暗,你就不去使用它,它會越來越爛,等到做手術時也沒用了。民主是個孩子,你得培育它。健全的社會應懂得培養它的公民
我是一個自由人
人物周刊:網上對你攻擊最多的是你的律師資格證,有人說,你連律師資格證都沒有,是偽律師。
郝勁松:我本來就不是律師,我沒有資格證,也從未假裝過我有資格證。我是一個公民,一直以公民的身份作戰。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律師,在一些事情上,司法局和你所任職的律所就有辦法讓你很難受,你要受指揮,你會有顧忌。正因為我沒有單位,沒有人可以指揮我,我是一個自由人。我需要自己做主,不喜歡被任何力量控制或者要挾。而且我會因此成為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不是律師也照樣可以擁有法律的武器。
郝勁松 圖/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
人物周刊:你現在代理的這些案件中,代理人怎么稱呼你?
郝勁松:隨便,比如張暉就叫我“郝哥”,孫中界叫我“郝律師”,網上有個帖子說,老百姓覺得律師就該是像你這樣的人。
人物周刊:中國是個講究“名正言順”的國家,沒有律師執業許可對你開展工作有影響嗎?你的收入來源是?
郝勁松:我是三家公司的法律顧問,收取顧問費,這工作不會占據我過多的時間精力,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來介入公益事件,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我每天都用很長時間關注國內外互聯網上的事件,然后選擇目標出擊,看這個戰役,是否適合我。比如鄧玉嬌案件,我覺得那案子不適合我,因為我不是律師,就無法進到看守所里會見當事人。
人物周刊:你似乎從小就是個“刺頭”,總是有人會很慷慨地把“訟棍”、“刁民”這樣的詞匯送給你。
郝勁松:凡有上級有管理者,我都試圖去改變他,改善他,如果他不服,我就和他拼一拼。包括這次“釣魚案”,我們去區政府要求旁聽,有一個局長說:你可以去接待室喝點茶水,參觀一下我們的建筑。我說如果不能旁聽就算了,我對建筑不感興趣。過一會兒他的手下來了,說:郝先生你站在這兒也不太好,都是上訪的人,你去接待室坐一下吧,配合一下。我說:我沒有義務配合你,我是一個不服從的公民。
網民就是我的狼群
人物周刊:實際上,早在2004年起訴地鐵的時候,你對于將來戰役往哪里打已經有一個大的規劃了?
郝勁松:是的,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首先選擇地鐵這個企業,有政府色彩又是公用服務的企業。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