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由危轉安 政策變數牽腸掛肚

去年底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一次從中央到地方的大規模救市政策,如今正處在到期是否延續的關口上。事實上,這些政策并不全都存在期限問題,而那些即將到期的政策,其刺激樓市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也存在爭議。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去年底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一次從中央到地方的大規模救市政策,如今正處在到期是否延續的關口上。事實上,這些政策并不全都存在期限問題,而那些即將到期的政策,其刺激樓市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也存在爭議。

去年底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一次從中央到地方的大規模救市政策,如今正處在到期是否延續的關口上。

進入今年第四季度,整個行業就始終籠罩在各種傳言之中。地產股隨著每一次或真或假的消息漲漲跌跌;中介公司用地產優惠政策快要截止的說法延攬來一批又一批客戶;地產公司在做明年的銷售計劃時,政策走向成為他們要考慮的最大的變量。

這樣的焦灼狀況,還要持續多久?種種跡象表明,這只懸在所有購房者和開發商頭頂的“靴子”,沒那么快落地。

三位分別參加過住建部、央行調研的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中央各個相關部委都在進行調研,找專家座談、匯總統計數據,甚至下到地方去了解實情,但結論尚未作出。所有信息,最終都要匯總為建議和報告,呈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去,等待著屆時對于整個宏觀經濟的定調。

“只聽不說。”住建部的官員給他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這一輪救市政策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了出口和投資、GDP“保八”堪憂以及房地產有史以來最深度的一次調整;政策出臺的初衷,自然是希望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它的回暖和企穩能夠同時拉動整個經濟的向好。

如今,房地產業的“供銷兩旺”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在住建部10月中旬的調研會議上,不管是站在哪一方立場說話的專家,都沒有否認這一點。

最新的數據是,今年10月,全國70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同比增長繼續向上,達到3.9%。京滬廣深等重點城市的價格基本也到了2007年的高點,銷售數量的增加更是2008年的50%以上。

對于中央更希望看到的房地產業對投資和整個經濟的拉動,沒有行業的復蘇來得明顯。國家統計局的前九個月數據是,整個固定資產的投資比去年增長了33.4%,增速也加快了。但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貢獻更大,高達52.6%,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長低于整體的數據,為17.7%。

對于房地產業來說,救市效果已然達到。明年會怎樣?業界普遍表示不能確定,而相關政策的變動,則取決于宏觀經濟的變化。

利率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