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空前大躍進
上周二,在多方猜測之下,油價完成最新一次上調,這意味著油價的頻繁調整將成為常態。與之相對應的是,諸如水價、電價、天然氣價格等關系到公眾利益的資源產品價格或已進入上調期,或蓄勢待發。
責任編輯:朱紅軍 吳傳震 實習生 郭海燕
水、電、煤、油、氣、熱價格全線上調
2009年注定成為能源價格調整年。但旨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產業轉型的經濟政策,卻加重了普通中國家庭的負擔。然而相比價格調整,更重要的是推進價格改革,建立一套更能反映市場運行規則的價格改革機制。
密集漲價
上周二,在多方猜測之下,油價完成最新一次上調,這意味著油價的頻繁調整將成為常態。過去的11個月間,中國按照新的成品油定價規則,5次上調油價,3次下調油價,媒體戲稱之為“5比3”。
與之相對應的是,諸如水價、電價、天然氣價格等關系到公眾利益的資源產品價格或已進入上調期,或蓄勢待發。
毫無疑問,2009年將成為中國能源價格的集中調整年。
今年8月初,國家發改委特意在其網站刊載《近期能源資源產品價格改革進展》,詳細闡述了備受關注的水價、電價以及成品油定價改革進展。
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正在醞釀價格新政,同時也從側面證實價格改革將不斷加速。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此次能源價格調整出發點一方面是中國資源價格長期處于低位運行,歷史欠賬太多,另一方面現在是資源價格改革的最佳時機——經濟回暖,暫無通脹壓力。
事實上,過去的幾年內,中國政府一直試圖調整能源價格。今年年初,一位能源研究學者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際能源價格處于低位運行以及中國經濟好轉將會成為能源價格調整的最重要因素。
以油價調整為例,中國價格主管部門尋找的調整時機即為國際油價平穩期。當國際油價進入熊市之后,國家相關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