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為國民的長遠利益負責”——獨家專訪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希姆·施泰納

"中國這樣一個如此驕傲的國家,不能把自己的“科學發展”寄望于國際合作。負責任地應對全球變暖,并不僅僅意味著支出更多成本,這也是一個國家對未來的長遠投資 "

責任編輯:吳傳震 朱紅軍 實習生 郭海燕

哥本哈根談判前夜最權威的情勢分析

■或許在說服美國人這件事上,中國確實能幫上忙。

■中國這樣一個如此驕傲的國家,不能把自己的“科學發展”寄望于國際合作。

■無論是以京都議定書的框架繼續,還是另起爐灶達成新的協議,都是選擇的問題,關鍵是要行動。

■負責任地應對全球變暖,并不僅僅意味著支出更多成本,這也是一個國家對未來的長遠投資

哥本哈根談判的帷幕即將拉開,能否達成“一個將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結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協定”,依然是個巨大的懸念。

奧巴馬的訪華之旅也剛剛結束,氣候談判是兩國首當其沖的議題,有人說,談判成功與否全系于這兩個國家的角色扮演和各自責任擔當。

悲觀的情緒正此起彼伏,基于發達國家之間的巨大分歧,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更巨大的分歧,談判未啟,失敗的預言已經見諸報端。

不過,2007年的巴厘島氣候會談前夕,當時所有跡象也都預示著要失敗,但經過徹夜談判后,美國代表團在最后時刻終于讓延時一天的大會達成了協議。

過去兩年來,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多次訪華,與中國高層溝通密切,11月11日,他再度抵達北京,并接受了南方周末的獨家專訪。

在訪談中,他顯示了對“和諧社會”,“科學發展”等中國政治概念的熟稔,也帶來了對哥本哈根談判前夕最直接最權威的情勢分析。


阿希姆·施泰納,1961年生于巴西,曾先后任職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水壩委員會,2006年成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五任執行主任

幫助說服美國人

G(南方周末綠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