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道歉十年史:從“叫好一片”到“漸入常態”

今年以來,似乎是出于公眾的“審美疲勞”,有影響的官員道歉事件漸漸減少。最近的一次,恐怕是上海浦東新區區長姜樑就“釣魚”執法事件的道歉,然而在這起事件中,目前尚無一名官員承擔責任。

責任編輯:李梁

每一次來自過失官員的道歉都是艱難的。這里既有他們放下身段的千般不愿,有他們面對民意的不適,和對上級領導壓力的內心權衡,更有他們對如何承擔政治和法律責任的復雜思慮。

對于“過失”官員而言,道歉不道歉,仍然是一個問題;而對公眾來說,能否在心里接受過失官員的道歉,也是一個問題。

近期最熱的新聞,莫過于上海的“釣魚”執法事件。此事一波三折,兩次調查結果迥異,中間上演孫中界斷指事件等戲劇性場面,以浦東區長姜樑向公眾道歉暫告段落。近日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接受采訪時,對此事進行嚴肅反思,將其評價為“一種制度性措施的錯誤”。

自2003年啟動官員問責以來,日益發達的網絡,把諸多熱點事件中的官員履責 問題,擺在公眾輿論的聚光燈下。而來自失責官員的道歉,往往成為事件進程的高潮,以及事件走向解決的標志。

官員向公眾道歉,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職業道德的責任,無疑展現了中國建設責任政府的努力和政治的開明與進步。不過隨著官員道歉漸入常態,收獲的叫好聲卻有所減弱,公眾已不滿足于官員的歉疚,對官員如何承擔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公眾的期望只是現實一種。另一個需要正視的現實是,每一次來自過失官員的道歉都是艱難的。這里既有他們放下身段的千般不愿,有他們面對民意的不適,和對上級領導壓力的內心權衡,更有他們對如何承擔政治和法律責任的復雜思慮。

處于雙方不同期待的張力中,對于“過失”官員而言,道歉不道歉,仍然是一個問題;而對公眾來說,能否在心里接受過失官員的道歉,也是一個問題。

官員道歉,叫好一片

2000年,中國官員,似乎還都不習慣面向公眾道歉。那一年河南省相繼著了兩把大火:焦作大火和洛陽大火。死了不少人。然而,翻看當時的新聞,并沒有任何官員就這兩起災難向公眾道歉。

如果非說有道歉官員的話,那么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