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91126)
司機說,現在開一天車都賺不到錢:每天要上交160元錢,加油要100多,而今天他從早晨7點跑到下午3點,才到手240元,下午5點就得交班,這樣一堵,等于再沒人可拉。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校長推薦不如自薦
◆回應“要的就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11月19日F29方舟評論)
北大每年都為重點中學分配保送生名額,只不過以前是以學校名義推薦,而今是讓校長以個人名義推薦。這不失為新想法,但事實證明:大多數學校仍是領導班子集體決定、集體推薦,和之前并無二致。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考慮擴大接納自薦學生的比例。我是在2003年底自薦保送北大的。當時,我所在的安徽安慶一中有一個保送名額,按排名并未輪到我。但那年北大開放了自薦,有保送資格者皆可申請。
自薦可以成為改革高校招生模式的重要手段,它將壓力與自主權一并交給了高校。說到底,是高校自己,而非中學校長真正了解高校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北京 方可成 研究生)
兩耳不聞道歉聲
◆回應“官員道歉十年史”(11月19日頭版)
不說見不著大一點的官,單說經常打照面的“現管”,我從未聽過一聲“對不起”。難道說他們沒有犯過錯?非也!僅舉一例:我校1995年建成的、可容納1200名學生就讀的三層教學樓,用到現在早已是裂縫累累。雖然先后耗資數十萬加固過兩次,經鑒定仍是危樓,現在據說要推倒重建。這樣差的工程質量,沒見誰出來道歉。
(西安 柯潤安 教師)
法官為何不該像公務員
◆回應“不應當像管公務員那樣管法官”(11月19日B7法治)
法官像公務員那樣退休,表面上看是浪費了司法資源,深層次的問題卻是破壞司法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