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調整應力推新市場新政府
調整得好,中國將繼續維持數十年的經濟增長;調整得不好,中國經濟將面臨經濟斷層、貨幣危機的巨大風險。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雖值嚴冬,廣東經濟卻不乏春意,今年GDP增長8.5%的預期目標將超額完成。保增長的承諾雖已兌現,但還沒到慶功之時,因為,“調結構”仍任重道遠。這個剛剛從廣東傳出的主流聲音,應該說是智慧的聲音,對全國都有警醒意義。
經濟結構調整無疑是擺在轉型社會面前的一個最重大的課題。調整得好,中國將繼續維持數十年的經濟增長;調整得不好,中國經濟將面臨經濟斷層、貨幣危機的巨大風險。
目前中國產品已陷入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的困境。前有虎狼,指的是中國制造遭遇全球產能過剩與貿易保護圍剿;后有追兵,指的是全球正蓄勢待發的碳關稅。
貿易戰撲面而來,首先表現為數量多,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采取的99項保護主義措施中包括損害中國商業利益的內容;134項尚未實施的措施中,77項影響中國利益。與上年同期相比,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