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商人,我對中國心懷謹慎”——專訪前英國央行副行長,《經濟學人》集團董事長、宏信集團董事局主席
從一名普通的財經記者,到執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人》雜志,到英國央行副行長,再到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宏信集團的管理者,Rupert Pennant-Rea的一生始終跟全球經濟糾結在一起。這位61歲的投資者如何看待中國與全球經濟?
責任編輯:馬克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對于小的經濟體可以用休克療法,但對中國,休克療法可能會把病人給殺死
■廣義貨幣供應如果能比較穩定地增長兩個季度,我覺得利率可以提升。不要很多,也不要很快,要逐漸地提
■央行目標的排序,最重要的還是消費品價格,其次是資產價格,最后才是就業率
■我個人希望能夠發生的最大變化是,應該監管流動性而不僅僅是貨幣資產的總量
■對于中國,從《經濟學人》的角度看我是很興奮的,但從商人的角度看我還是心懷謹慎
從一名普通的財經記者,到執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人》雜志,到英國央行副行長,再到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宏信集團(Henderson Group)的管理者,Rupert Pennant-Rea的一生始終跟全球經濟糾結在一起。這位61歲的投資者如何看待中國與全球經濟?11月20日,他在北京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利率可以逐漸提升
南方周末:現在大家都在說經濟復蘇,G20已經開始討論反危機政策退出的時機,您怎么判斷?
Rupert Pennant-Rea: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西方很多人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退出的政策都很有印象。一般大家都認為日本當時退出的太早,使當時本來可以發生的復蘇流產了,因此開始了20年的衰退。但是,大家有的時候會忘記另一點,如果太遲收回的話會遇到很強的通貨膨脹。
在目前這種大環境里面,美國尤為突出,就是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